
多年來,在西方政治學研究中,有一種廣為流傳的國際關系長波理論,斷言:每100年左右,國際體系中的大國霸權地位都會發生一次根本性的轉移,原先處于頂峰地位的大國漸趨衰落,最終被另一個新興的大國所取代。近500年世界歷史上發生的每一次權力大轉移都伴隨著“全球性戰爭”,只有核時代美蘇爭霸是例外。
根據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上述理論有其正確的一面,但是否百年一遇則不一定,是否普遍適用于更要作具體分析。
一種奇怪的論調
現在,美國著名思想庫——蘭德公司的兩名研究人員(邁克爾·斯溫和阿什利·特利斯)把這個理論搬到中美關系上來,作為推斷中美關系發展趨勢的主要論據之一。他們在一本題為《釋中國大戰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研究報告中斷言,20世紀中期上升到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國,現在正面臨著新興中國的挑戰。弄得不好,到21世紀中期,美國的霸權地位將被中國所取代。因此,美國的大戰略從現在起,就要千方百計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報告建議,對中國采取“現實接觸”戰略,軟硬兼施,迫中國就范,最終將中國納入美國領導下的國際體系。如中國不甘屈服,則美國應準備以“外交、經濟關系和軍事手段”對付之。
該觀點可以說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特別是共和黨極右派和一切反華派的心態。這種觀點是90年代以來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的核心理論依據,也是霸權主義迷揮之不去的噩夢。
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要想弄清事實真相,有三個問題值得探討:
對蘭德公司這本書(還有美國其他同類材料)稍加研究,不難發現,有些美國人有意無意地夸大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例如:該書引證的一個主要論據說,既然中國經濟在近20年內翻了兩番,那么在今后若干年內如保持8%~9%的年增長率,則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10年~15年內超過美國而居世界第一。姑且不談這種估計是否完全可靠,起碼美國人忘記了一個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常識:中國現在就有近13億人口,相當于美國人口四倍多。即使將來GDP總量像作者預言的那樣超過了美國,按人口平均計算仍然遠遠落后于美國和大部分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國家總體發展戰略設想的到21世紀中期的目標,也只是爭取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的現代化任重而道遠。
更值得一提的是,蘭德公司的研究者根據上述周期理論斷言,所有的新興大國都必然具有稱霸世界的野心。這個論斷套在包括美國在內的歷史上許多大國頭上都是合適的,但套在中國人的頭上那就太武斷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代中國飽受霸權主義欺凌,對此深惡痛絕。中國領導人的多次講話也一再聲明:中國不稱霸,即使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歷史將證明,中國永不稱霸的保證如同中國政府莊嚴宣布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一樣是說話算數的。當然,中國會繼續堅持反霸立場。反霸和稱霸在性質和表現形式上是截然不同的。任何有正常頭腦的人都很容易分清。
世界歷史表明,霸權主義大國從頂峰跌落甚至衰亡,決定性的原因在國內,通常是由于統治集團內部腐敗,窮兵黷武,擴張過度,浪費國力,激化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內亂頻仍,以致授外敵以可乘之隙。羅馬帝國、近代爭奪海外霸權的歐洲列強,以及不久前解體的蘇聯,它們的衰敗,情況固然各有不同,但總有上述這種或那種內部因素起主要作用。對于今天的美國,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外部,而正是在于自己充當世界警察,四處樹敵,在和平時期狂熱地擴充軍備,形成了一種典型的過度擴張。如不改弦易轍,長此下去,以美國之富強,也會力不從心,埋下后患,為自己的衰落潛伏下危機。
那些人的真正目的
其實,從總體上說,美國人是世界上最有求實精神的民族。他們不是不明白上述道理,有些明智的美國學者或戰略家早就提出過類似的看法。然而,在美國總是有那么一些人硬要把中國樹為美國的頭號潛在敵人,不僅嘴上說,而且正在據此調整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這到底是為什么?簡單說來,他們有國內外迫切的需要。在國內,拿中國來嚇唬美國人民,以便保持龐大的軍事機器,一則滿足軍工復合體的利益要求,再則試圖以軍備帶動科技和經濟進一步發展。在國外,拿中國來嚇唬歐亞盟國,使它們繼續聽命于美國的指揮棒。
確定主要敵人和相關戰略重點是關乎國家安危存亡的問題,來不得半點主觀隨意性。這個問題一錯,全局皆誤,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美國現代史上有處理這個問題的寶貴經驗。二戰期間,在日本悍然發動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當局仍堅持以德國為主要敵人、以歐洲大西洋方向為戰略重點的“先歐后亞”大戰略,就是成功的典型案例。假如按當時美國國內亞洲派的主張,置歐洲于不顧,先集中兵力打日本,那么,萬一希特勒征服孤立無援的蘇聯,然后與日本聯手進攻美國本土,二戰的結局很可能改寫。
美國人必須考慮的三點
以中國為敵的美國大戰略是一把雙刃劍,它固然會給中國造成重大損失,同樣也會給美國造成損失。具體說,假如美國國內的反華派得逞,真的把本來不是敵人的中國硬當成潛在的主要敵人,那會造成什么后果呢?至少有三點是美國人必須考慮的:
美國將失去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最有發展前途的新興市場,美國消費者將得不到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引起通貨膨脹。美國國內那些與中國有巨大經貿利益的企業集團、對華友好人士和明智的政治家勢必起而反對政府的對華政策。統治集團內部、全國輿論界都會爆發沒完沒了的爭論。
歐亞等地的盟國,至少是某些重要盟國,將同美國離心離德,不但不支持美國的政策,反而乘機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發展與中國的經濟關系,撈取巨大實惠,而美國企業家將只能望洋興嘆。
正如美國有人說的,“如果你堅持把另一個國家當敵人對待,那它就真的會成為敵人”。如果這樣做,必將激怒十幾億中國人民,促使他們同仇敵愾。失去中國的合作,美國在聯合國,在其他國際舞臺,在解決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方面,將遇到重重困難。
總之,美國反華派為整垮中國所使用的戰略手段,同他們的戰略目標是互相矛盾的,其后果同他們的愿望將會背道而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