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今年滿80歲。5月底英國的《每日電訊報》配合菲利普大壽的來臨發表了一篇親王的傳記。傳記說,親王認為自己的大兒子查爾斯“矯揉造作”、“奢侈鋪張”、“缺乏獻身精神”,“不適合當國王”。
雖然菲利普親王否認他說過這些話,但因為傳記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得到了親王的合作,允許他采訪親王的高級侍臣和朋友共九十多人,所以即使這些不是他的原話,也是他通過這些人士反映出來的看法。
7年前發表的一本查爾斯王子的傳記說,當年他是在父親的壓力下違心地和黛安娜結婚的。
《每日電訊報》發表了這篇文章說,菲利普否認他強迫查爾斯和黛安娜結婚。文章還說,菲利普親王批評了查爾斯和情婦卡米拉·帕克鮑爾斯的私通關系;王夫認為,他和女王多年來為使王室成為國家典范的努力,都因為查爾斯的這種行為而付諸東流。
這篇暴露王室內部矛盾的傳記在這個時候發表值得特別注意。明年是英女王即位50周年大慶,據說在慶典過后,女王計劃把國君的部分職責移交給查爾斯。現在發表的菲利普親王認為查爾斯不適合當國王的意見,可能意味著這個計劃一時還不會實行。
事實上,王室父子關系緊張,早已眾所周知。據說菲利普在家里橫行霸道,時常大吼大叫,使查爾斯從小就害怕,常常回避父親,結果是父子關系冷淡,彼此很少說話。
據報查爾斯在看到父親讓親信道出對自己的那些看法之后,感到苦惱悲傷,但他不許手下的人卷入他們的親子矛盾,以免使關系更加惡化。
查爾斯的朋友私下說,菲利普親王的那些意見是一個嫉妒親生兒子的人發出的胡言亂語。他們說,菲利普嫉妒的是,查爾斯生下來后就事事現成,享受榮華富貴,而他自己年輕時卻一無所有,什么都要自己去奮斗爭取。查爾斯的另外一個朋友說,菲利普是個恃強凌弱而教養極差的偽君子。
早年際遇坎坷如果查爾斯的這些朋友對菲利普的指責是對的話,那么菲利普在為人和對兒子的問題上大概起源于他早年的際遇。
菲利普1921出生在希臘科孚島上王宮的廚房桌子上。父親是希臘的安德魯王子,母親是德國巴頓伯格家族的艾麗斯·巴頓伯格。菲利普生后一年多,一個希臘革命法庭宣布判處他父親死刑,他父親趕快帶著一家人逃出希臘,流亡在巴黎郊區。
他們一貧如洗,連住房都是借來的。有親戚出錢,菲利普被送到英國上學。在他10歲那年,父母離異。父親后來變成了蒙特卡羅的賭徒,母親皈依基督,做了修女。
在英國上學的菲利普和父母很少聯系。他常常去他的王族親戚家里揩油。南斯拉夫王后亞歷山德拉把他形容為一只“友好的餓狗”。
菲利普不僅從小就沒有穩定溫暖的家庭,而且在學校里因為他是外國人,英語不純正,常常受到嘲笑和欺負。
在父親死后,菲利普由他的一個舅父照顧,這個舅父就是后來在二戰中鼎鼎大名的元帥——路易斯·蒙巴頓伯爵。蒙巴頓伯爵的父親來自德國望族,叫路易斯·巴頓伯格;蒙巴頓伯爵的母親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
蒙巴頓伯爵雖然出生在英國,后來的地位也相當顯赫,但從小就沒有得到英國王室和貴族的接納。為了“英國化”,他把他的姓從德國的巴頓伯格(意思是巴頓山)改為聽起來和看起來都像英國名字的蒙巴頓(意思也是巴頓山)。
工于計謀的蒙巴頓,有志打入英國統治集團的頂層,一則實現自己的抱負,一則因從小受到輕慢而對英國統治集團進行報復。他看準了英王的長女伊麗莎白,選擇了他的外甥菲利普向她進攻。
身為高級將領的蒙巴頓把菲利普送進一所皇家海軍學院,并在其中拉線,使18歲的菲利普和13歲的伊麗莎白彼此認識。
菲利普在21歲時提升為驅逐艦副司令。他儀表堂堂,非常受婦女歡迎。1946年他從遠東服役回來的時候,和他已有幾年書信往來的伊麗莎白對他的愛情已達到如癡似狂的程度。
棄舊姓改國籍在舅父路易斯·蒙巴頓的授意下,菲利普放棄了他的德國姓,隨舅父姓蒙巴頓,并且入了英國籍。但伊麗莎白的母親和妹妹以及英國統治集團的其他許多人,都不喜歡伊麗莎白和菲利普的關系。據說伊麗莎白女王現在已有100歲的母親,即當今的王太后,仍把菲利普叫作“德國佬”。
盡管如此,伊麗莎白和菲利普還是在1947年結了婚,菲利普封為愛丁堡公爵。次年查爾斯降生,但分娩當晚,菲利普沒有去醫院,而是和侍從武官去打壁球。
伊麗莎白在1952年即位之后,菲利普要她把王室的名字從溫莎改為蒙巴頓—溫莎。女王對此表示絕不同意,菲利普說他“變成了一只雄蜂”。據蒙巴頓伯爵說,菲利普一氣之下從女王的臥室里搬出去,分房達9年之久。
談吐粗鄙失禮
菲利普說話尖刻粗魯。例如伊麗莎白酷愛馬匹和賽馬。他說:“如果一樣東西不會放屁、不會吃草的話,她就不感興趣?!辈闋査箯男∪涡?,常常受到菲利普的申斥。遲至前年,在一個王宮里舉行的聚會上,他當著王室其他成員和客人的面,大罵查爾斯接受一個希臘船王的邀請,免費在地中海度假。
菲利普常常講一些在禮節上、外交上、政治上都不合適的話。這些話有時顯得幼稚無聊,可能確實反映出他的受教育水平不高。
他偕女王訪問中國,在會見英國留學生時說,如果他們在中國呆得太久,他們的眼睛就會變成像中國人那樣的“細縫眼”。他把匈牙利人稱為“大肚子匈牙利人”。他在蘇格蘭參觀工廠,看到一個似乎很簡陋的電器設備時開玩笑說:“這是不是印度制造的?”
他在會見身穿長袍的英聯邦總書記(尼日利亞人)時說:“看起來你已經做好了上床睡覺的準備?!彼L問巴拉圭時,對該國的軍事獨裁者說:“很高興來到一個不是由人民統治的國度?!?/p>
菲利普當然也有他的原則。例如,當女王決定把英國最高騎士勛章授予日皇明仁的時候,他明確無誤地表示反對。
在菲利普和伊麗莎白結婚之后,特別是50年代和60年代,菲利普有婚外情的議論此起彼伏,但始終沒有爆發丑聞。有人認為,這是他的“朋友”言行謹慎、對他忠心耿耿的結果。
菲利普自伊麗莎白登基以來近50年的時間里,除了說話常常不得體,使王室受窘、使英國人啼笑皆非、使記者有事可報之外,總的來說,他履行了王夫應盡的職責。英國作為一個整體以及菲利普贊助的幾百個組織在為他祝壽的時候,會表達對他的贊揚和謝意。
家庭的事清官難斷,王室也不例外。雖然如上所述查爾斯的朋友做了一些分析,但菲利普和查爾斯到底怎樣不和,原因何在,對外人來說恐怕永遠都是個謎。使他們父子兩人的關系顯得更加撲朔迷離的是,英國媒體報道,菲利普在周末不但打電話給兒子,說他從未授權朋友和同事代表他發表任何有損兒子的話,還為已造成的事實寫了一封道歉信寄給查爾斯。
王室兩難處境自古以來,任何國家的王室和其他非民選的統治集團都懂得,要遠離人民,把自己神秘化,甚至像二戰前的日本天皇那樣說自己是神,才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地位。
但當今的世界潮流是透明度越來越高,王室如果繼續推行神秘化,更不用說神化,就會更加脫離現實,更加脫離人民。如果是在民主國家的話,有朝一日君主制可能會在一次公民投票中被廢除。
然而,增加王室的透明度的結果是,王室成員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暴露在公眾眼前,越來越多的人會看到,王室和尋常百姓家之間的差別只在于王室的生活優裕、享有特權。最后,君主制也可能難逃被廢除的命運。這就是英國王室當今進退兩難的處境。
[摘自香港《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