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問題已成為中亞各國的\"心病\"
在某種意義上說,中亞國家與阿富汗可算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尤其對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國來說,就更是如此。在阿富汗北方聯盟控制區,那里\"阿富汗人\"實際上都是烏茲別克族和塔吉克族人。
中亞各國與阿富汗不僅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而且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遭遇和相同的命運。當年大英帝國與俄國沙皇爭奪阿富汗時,中亞各族百姓也同樣遭受到這些外來征服者的欺負和壓迫。在蘇軍入侵阿富汗時,當時中亞五國雖說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但出兵阿富汗與這些遠離莫斯科的地方關系不大,阿富汗人只記得那是克里姆林宮的決策。在塔利班剛成氣候之時,中亞五國的確受驚不小,主要是擔心這股不懂國際政治規則的\"學生軍\"舉著原教旨主義的大棒干擾鄰
國的世俗統治。因此,中亞五國與阿富汗北方聯盟的關系一直不錯,拉巴尼政權雖說只能控制阿富汗全境8%以下的領土,但中亞各國還是承認它的合法政府地位,并與其保持正常的外交關系。然而,在9.11事件之前,隨著塔利班勢力的不斷擴大及其原教旨主義色彩的淡化,各國對塔利班的態度和政策開始出現了某些變化和調整的跡象。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曾表示,他的國家準備承認阿富汗任何政府,哪怕是塔利班政府。與此同時,吉爾吉斯斯坦也隱約出現了承認塔利班政權的聲音。如吉官方人士說,阿富汗內戰不平息,中亞安全就無法保證。阿富汗問題是中亞各國的心病。經年累月的阿富汗戰亂給地區安全和穩定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僅表現在軍事方面,還對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同樣具有相當大的危險性。
事實上,至911之前,盡管中亞各國目前都沒有承認塔利班政權,但也并不愿意將這股阿富汗最強大的現實力量看成是自己的敵人。
周邊環境與美國因素
中亞周邊存在的其他一些沖突也造成恐怖分子具有跨國行動的方便條件。與中亞地區相鄰的西亞地區一直不平靜,從兩伊戰爭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伊拉克、伊朗的打擊和制裁,使外部勢力在這個地區有很大影響。中東地區存在的極端主義組織和各種矛盾,都對中亞地區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近年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在距離中亞不遠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武裝沖突,也破壞了地區的穩定和安全。與中亞國家隔里海相望的外高加索地區以及稍遠的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十年來一直被民族沖突和政治動亂所困擾,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阿布哈茲、車臣等問題懸而未決。而這些沖突地區都有極端主義存在,而且彼此有聯系。據俄羅斯情報部門的消息,2000年9月初,來自俄羅斯車臣的非法武裝首領哈塔卜也潛入塔吉克斯坦,參與中亞地區的武裝顛覆活動。
美國在中亞國家獨立以后,一直忙著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美國政府認為中亞國家意識形態的混亂是一種進步,甚至對中亞國家打擊極端主義反對派的作法橫加指責。美國謀求的地區\"安全利益\",目的并不是針對中亞的極端主義勢力,是想牽制俄羅斯和伊朗在中亞的影響。
在1999年中亞國家、中國、俄羅斯等國開始尋求聯合打擊極端主義勢力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卻只關心\"石油\"利益,極力促成里海石油運輸\"西線\"的建設,造成俄羅斯的不滿。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在車臣的軍事行動說三道四,甚至主動要求出面\"調解\"。2000年4月底,中亞和高加索地區國家經濟一體化會議在阿拉木圖舉行,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的領導人都出席了會議,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會上反對美國在民主問題上采用雙重標準,警告美國不要干涉中亞國家內政。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態度使國際反恐怖陣線沒能早一些實現,致使極端主義來去自由,恐怖主義在中亞地區無所顧忌地坐大。直到9.11事件爆發后,美國才猛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