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河南中醫學院針推系 (450008)
關鍵詞 腰腿痛 推拿治療 中藥熱敷治療
腰腿痛在臨床上是常見病,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發病年齡以青壯年為多,多因用力過度或體位不正?;虻?,或暴力直接傷及腰部等因素,均可造成腰部軟組織損傷,使腰部肌肉、筋脈氣機郁滯,瘀血內阻,經脈不通而致痛。病情輕者可見腰腿痛,行走不便,嚴重者臥床不起輾轉困難。用推拿配藥物外敷進行治療,療效滿意,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02例,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齡最大者68歲,最小者19歲;病程在1個月以內的35例,1~3個月28例,3~6個月的24例,6~12個月的9例,1~3年的6例。
2 治療方法
2.1 推拿治療
2.1.1 松筋按揉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立于床邊,先用掌根在腰部按揉3~5遍,再用五指推法順膀胱、督脈經從上向下緩慢推動直到小腿部,治療2遍。然后,點按腎俞、大腸俞、腰陽關、環跳、委中、承山、足三里、懸鐘穴(雙側)1遍,起放松肌肉、緩解痙攣、通氣和血的作用。
2.1.2 彈撥鎮痛法:體位同上。醫者在腰部痛點處先用滾法治療數遍,再用彈撥手法彈撥痛點3~5下,然后用手掌按于痛點處,用力前后按壓,以活血疏筋,通經止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1.3 臂揉手滾法:體位同上。醫者用上肢前臂部在腰或下肢揉按數遍,再用滾法從腰部到下肢滾動5遍,并配合拿法進行治療,以加強活血止痛的作用。
2.1.4 扳腰拔伸法:患者側臥,患側下肢伸直,另側下肢屈曲放在對側小腿上部。醫者一手掌按臂部,另一手按住肩前部,兩手前后呈相反方向,待病人肌肉放松時,使腰旋轉至最大限度,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動,此時可聽到或感覺腰部有\"喀嗒\"的響聲,再同法施于對側。此法可松動椎間組織,分離粘連,對腰椎后關節輕度錯位有輔助復位作用。然后患者取俯臥位,兩手扒住床頭,醫者雙手握住其小腿部,用力向后進行牽拉作用。
2.1.5 曲髖屈膝提腿法:患者仰臥,醫者一手扶膝部,另一手握住踝部,將患肢髖膝屈曲,使膝盡量靠近腹部,連續操作3遍。先操作一側,再操作另一側。然后把雙下肢提起抬高,放下,連作數次。再用雙手握住兩小腿部進行輕微抖動牽拉,以放松腰臀肌肉、筋脈,促進腰部運動功能的恢復。
2.1.6 結束手法:用掌根揉法在患部揉動數次,再用小魚際部擊打腰及下肢部,最后用桑枝棒稍用力擊打3遍結束治療。
2.2 中藥熱治療 手法治療后配合中藥溫熱敷以增加療效,熱敷時間30分鐘。
中藥組成:乳香15g,沒藥15g,香樟木50g,蘇木50g,紅花20g,當歸尾30g,紫草30g,伸筋草30g,路路通20g,丹參30g,尋骨風30g,海桐皮30g髈薟草20g。
用法:將上藥裝入布袋內,扎緊袋口,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沸20分鐘,趁熱將毛巾放入鍋中浸透,取出擰干,敷于患處,待毛巾不熱時,再用另一塊毛巾換上,一般換3次。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治愈為癥狀,體征全部消失,活動自如,能恢復原工作。好轉為癥狀、體癥明顯消失,可存有腰腿部輕微疼痛不適,久行、久坐、腰腿酸脹;無效為癥狀、體征無明顯減輕,甚至加重。
3.2 療效評定結果 10例患者中治愈者76例,占74.5%;好轉者23例,占22.6%;無效者3例,占2.94%。
4 體會
運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藥溫熱敷治療腰腿痛,能起到溫通經絡、活血舒筋解痙、止痛、促進局部炎癥消除的作用。本治療方法對各種急慢性腰臀部軟組織損傷、腰肌勞損、腰椎后關節紊亂癥、腰椎間盤突出癥及腰椎肥大癥、風濕性腰痛、下肢疼痛等病有較好的療效。參編《高等醫學院校選修教材--中醫推拿學》,在全國范圍內緊急尋求合作者。通訊地址:浙江省溫州醫學院附屬二院蔣松鶴(325027),電話0577-8816330(上午),E-mail:herb@mail.wzptt.z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