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東堡車輛集團公司衛生所 (222003)
關鍵詞 腰肌勞損,慢性 按摩治療 刮痧治療
慢性腰肌勞損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所引起的腰部疼痛?;颊哐疽粋然騼蓚忍弁床皇?,纏綿不愈。在勞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并與氣候變化有關,筆者采用按摩、刮痧療法聯合治療慢性腰肌勞損84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有患者84例,男58例,女26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56歲;其中43例從事彎腰工作,有32例曾有腰部外傷史,有9例腰痛原因不明。
2 治療方法
2.1 按摩治療 患者俯臥,醫者站于一側,先在患者督脈及兩側膀胱經用滾法、揉法治療10分鐘,然后用較輕的手法刺激兩側的組織再用較重手法刺激、按揉大腸俞、八逷、秩邊等穴。用掌面直擦腰背部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均以透熱為最佳,最后拍打腰兩側骶棘肌,均以透熱為最佳,最后拍打腰兩側骶棘肌,以皮膚微紅為度。每日1次,15天為1個療程。
2.2 刮痧治療 用刮痧板拉長刮背部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重點刮脾俞、命門、腎俞、腰陽關、大腸俞以及腰骶部八逷穴和腰俞等,用瀉法刮至出痧。然后刮腰部壓痛點,先用補法刮拭,再用瀉法加強刺激至出痧。最后刮下肢后側,重點刮殷門穴、委中穴、承山穴。要循經拉長刮至出痧。刮痧時讓患者暴露治療部位,醫者緊握刮痧板與皮膚約成45°,在需要刮拭的部位(腧穴,皮膚)涂抹刮痧劑,順經而刮,用力均勻揉和,痛點、腧穴及重點應刮至出痧。3天刮痧1次,5次為1個療程。治療后病人喝鹽開水2000ml。
3 典型病例
周某某,男,37歲,工人,1999年4月7日就診。主訴:10年前腰部曾有外傷史,因長期從事彎腰工作,經常引起腰骶疼痛,近期來工作量較大,勞動后腰部疼痛加重。查:腰骶部脊柱無異常,腰腿活動無障礙,腰骶部兩側壓痛廣泛,但不明顯,腰部感覺較遲純,診斷:慢性腰肌勞損,根據上述方法治療,1次后腰骶部疼痛減輕,1個療程后痊愈,上班半年未復發。
4 治療結果
本組有患者84例,平均治療2個療程。經過治療,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身體恢復健康,半年以上未復發者61例,為治愈,達72.6%;癥狀體征基本消失12例,為顯效,14.3%;癥狀體征部分消失,病情部分好轉4人,為好轉,達4.8%;經治療,癥狀體征未見改變,病情未見好轉7人,為無效,達8.3%,總有效率為91.7%。
5 討論
慢性腰肌勞損又稱慢性腰痛,祖國醫學認為是痹證范疇,多由因長期從事彎腰工作,腰部外傷未徹底治療及腰骶小關節不對稱而造成周圍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颊叨酁闅庋撊?、病程長、易復發、恢復慢等特點,中醫認為多由脈絡阻塞、氣血不暢、積滯成瘀而成。筆者施行按摩手法疏通經絡,松弛筋肉,消除瘀滯。加之刮痧能使局部汗孔開泄,促進邪氣外排,疏通阻滯經絡,補氧祛瘀,增進血液循環。按摩刮痧聯手應用,改善了腰骶損傷肌肉及筋膜血液供應和神經營養,使局部損傷的組織迅速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