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是巴黎公社起義130周年。眾所周知,巴黎公社對中國革命的影響非常深遠。1926年3月18日,即在巴黎公社起義55周年的時候,在廣州首次舉行了紀念巴黎公社的活動。雖然是第一次,然而無論從其規模和影響來看,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在此前的半個世紀中,中國人對巴黎公社不僅知之甚少,而且對它的認識是扭曲的。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我國的早期共產主義者才能夠以馬克思主義觀點來闡明這個歷史事件的本身及其意義。其中尤以李大釗在1923年發表的《1871年巴黎“康妙恩”》一文的介紹最為系統,而“巴黎公社”這個譯名則為瞿秋白所首創并很快為人們所接受。由此可見,在中國重新認識巴黎公社直到隆重地紀念它,只經過短短的五年,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革命形勢發展之迅猛。
為什么能在當時紀念巴黎公社呢?毛澤東在當時一個紀念集會作了這樣的分析,他認為原因是中國革命運動形勢的發展,即革命運動已經不是由“少數人包辦”,而是“由少數人擴張到多數人”,“到現在已有多數的農工民眾參加,并且由左派的國民黨黨員作指導,有工農階級專政的國家蘇維埃俄羅斯作模范”,“所以中國民眾才知道有今日的紀念,才能有今日的紀念”。
確實如此,當時正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革命形勢迅速發展,工農運動風起云涌,國民政府正以廣州為革命根據地,準備北伐。年輕的中國共產黨,試圖利用這種有利的形勢,使中國革命朝著一個正確的、嶄新的方向推進。這次隆重地紀念巴黎公社,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一方面是要以巴黎公社的精神來鼓舞廣大民眾參加當前的國民革命,并且通過公社的經驗來說明工人階級有掌握政權的能力并能擔負起改造社會的責任;另一方面則要通過公社的失敗教訓,使廣大的革命群眾能夠從中汲取應有的經驗,從而能夠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避免或減少失敗的損失。可見,這次紀念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
這次紀念活動,充分體現了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在兩黨合作中在宣傳工作方面所起的主導作用和非凡的組織能力。整個活動組織得井井有條,工作效率非常之高。從3月11日發起,14日召開籌備會,到18日召開大會,前后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把廣大群眾動員組織起來,把宣傳工作做得極有聲色,深入人心。整個活動過程都由《工人之路》(省港罷工委員會的機關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辦的報紙)進行追蹤報道。
這次紀念活動的發起單位有: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委員會、廣東省農民協會、廣州學生聯合會、香港學生聯合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婦女解放協會等,陣容十分強大。它們聯合發表了致社會各團體函,內容如下(括號內為原脫漏的字眼):
“巴黎公社是五十(五)年前3月18日法國勞動群眾爭(取)自由解放,推翻了統治階級,建立平民政府之第一日的紀念日,這個偉大的革命運動,不但法國革命史上占有最大的光榮,就是世界革命也得了很多的教訓。俄國十月(革命)之成功,就是由這個教訓得來的。中國國民革命是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對此世界革命之巴黎公社紀念日,應有廣大的紀念大會,以廣宣傳。本會為促進農工群眾參加國民革命起見,特定于是日在廣東大學舉行紀念大會。”
這份信函可以被看作是中國出現的第一份有關巴黎公社的正式文件,它扼要地闡明了這次紀念活動的意義和目的。
籌備會在3月14日如期召開,列席者有國民黨中央黨部、全國總工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州學生聯合會等20多個團體?;I備會公推中央黨部代表陳祖棠為主席,青年團代表黃居仁為書記,并定名為“廣東各界紀念巴黎公社籌備會”,下設總務、宣傳、布置、糾察四部,分別由中央黨部、全國總工會、香港學生聯合會、省港罷工委員會負責,其余各團體則自行認定一部分工作。經費由到會各團體自愿認捐(當場即捐出毫洋400元)。此外,還對紀念活動作出若干具體安排,包括:一、大會的地點設在廣東大學;二、邀請汪精衛、蔣介石、惲代英、陳公博、甘乃光等諸名人到場演講;三、各界團體除參加當天的紀念大會外,還須于當晚各自召集各該地之群眾開會紀念,以廣宣傳;四、當日由籌備會出特刊,并組織演講隊到各馬路演講,使一般群眾了解巴黎公社之歷史及其意義。
籌備會還擬好一份通告各界團體參加巴黎公社紀念會的通函,這份通函雖然是在對上面那份函件進行修改的基礎上擬就的,但內容顯得更為充實和精確。它明確指出“巴黎公社是五十五年前三月十八日法國巴黎工人起來推翻資產階級的賣國政府、建立工人政府、解放被壓迫階級的第一日”,認為“這個偉大的革命運動,不僅在法國開了一個新紀元,就全世界革命運動,亦得了很大的影響和教訓,俄國十月革命之成功,完全由此教訓所得來的”。它還聯系當時國內的政局,強調指出“現在國內軍閥,正是盡量摧殘人民、斷送國權的時候,我們應更加熱烈的紀念和宣傳,以喚起一般勞苦的群眾,起來參加國民革命,打倒賣國殘民的軍閥政府,建立真正統一的國民政府。”這樣一來,便把這次紀念活動跟當前的革命任務密切地結合起來。
籌備會還為這次紀念活動制定標語如下:(一)巴黎社會是第一個工人政府!(二)俄國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繼續!(三)巴黎公社是蘇維埃政府的模型!(四)工人階級有執政的能力!(五)無產階級真能擔負改造社會的責任!(六)無產階級是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主力軍!(七)革命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政黨來指揮!(八)革命政府必須嚴厲的鎮壓反革命!(九)民族解放運動必須有無產階級參加乃能成功!(十)中國工人階級起來參加國民革命!(十一)中華民族解放萬歲!(十二)世界革命萬歲!
為了指導整個宣傳工作,籌委會還及時公布了“廣東各界紀念巴黎公社宣傳大綱”,內容包括:充分肯定巴黎工人的偉大的歷史創舉,闡明巴黎公社是世界無產階級第一次執政和無產階級是有能力執政的,宣傳巴黎公社的一系列革命措施,指出巴黎公社的失敗教訓以及蘇俄政府因善于吸取這種教訓而取得成功。這個宣傳大綱要求宣傳人員不僅要把握住巴黎公社的主要經驗和教訓,而且要善于結合國內現實情況來進行說明,例如以商團事件和五卅慘案來說明資產階級與國外敵人勾結起來鎮壓工人階級,以中國工人階級在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中的表現來說明它具有高度的組織能力并具有執政的能力,等等。在這個宣傳大綱的最后重申了上述的12條標語。
此外,在紀念大會召開的前一天,《廣州民國日報》還發表了題為《紀念巴黎公社》的社論和《被壓迫民族聯合會為巴黎公社紀念日告中華民族》的文告。總之,在大會召開之前,宣傳工作已經廣泛和深入地開展起來。
三
這次紀念活動在3月18日隨著紀念大會的召開而達到高潮。
大會地點設在廣東大學操場,開會時間定在中午12時開始,有一萬多人參加。各單位參加大會的隊伍規定在上午10時半集合。關于這次大會的盛況,第二天的《工人之路》作了生動的報導,現照錄如下:
“昨天為廣東各界紀念巴黎公社大會……是日大雨傾盆,而各團體列隊赴會人數達萬余人,事前各界代表登臺演說非常激昂,民眾高呼繼續巴黎公社革命精神奮斗,聲浪之熱烈如雷貫耳。大會先由籌備會介紹中央黨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廣東省農民協會、商民協會、廣州學生聯合會組織主席團。全體通過。由正主席恭讀總理遺囑,繼宣布開會理由后,張太雷先生報告巴黎公社事略。繼有中央黨部林祖涵,全國總工會代表劉少奇、鄧中夏,法國革命同志摩寧,德國革命同志狄克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廣州學生聯合會代表,黃埔軍校代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代表,革命青年軍人聯合會代表,廣東婦女解放協會代表,海外華僑東印度代表等演說。每代表演講畢,民眾必高呼繼續巴黎公社精神奮斗!巴黎公社萬歲!如雷貫耳。隨高唱國際歌,高呼口號,遂散會”。
在事隔75年以后的今天,我們仍然不難想像當時的革命群眾在巴黎公社的精神鼓舞下所表現出來的巨大革命熱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會上發言的十幾位代表中有劉少奇同志。他當時剛出獄不久,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卻冒雨參加了紀念大會。而籌備會決定邀請的汪精衛、蔣介石、陳公博這幾位頭面人物,雖然當時仍然披著革命的外衣,但卻沒有一個人出席大會。顯而易見,這些人的政治信念是同巴黎公社格格不入的。
紀念大會的主要報告人是張太雷,他所作的題為《巴黎公社紀念日》的報告,是一篇結合中國的實際來學習巴黎公社經驗的杰作。他在介紹巴黎公社發生的原因時,著重分析了資產階級政府企圖摧毀工人階級武裝這一因素,指出法國資產階級政府害怕掌握武裝的無產階級甚于攻打它的德國軍隊,如同“此地廣州的資產階級怕工人糾察隊,比怕英國軍隊還厲害一樣”,所以要千方百計地消滅它。在分析巴黎公社作為工人政府的性質時,提到官吏待遇與工人相同,由于考慮到群眾對6千法郎這個數目缺乏概念,便索性把它折合為中國貨幣,并作了這樣的解釋:“官吏的薪水和工人一樣,最高不能過二百元,這個數目,在中國覺得很大,在歐洲工人所得也可有這樣的數目。”在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時,提到了對敵人過于寬厚這一因素,并且說:“我們無產階級有些地方太慈悲了,如巴黎公社因此而自己失敗……在廣東也可以看見這種事例,反革命派能夠忍心下手把數十年的老同志廖仲愷刺死。而革命的國民黨,把這些反動派如鄒魯、林森,謝持等人,都好好的送他們回去了……為革命的緣故,在應該用殘忍手段的時候,就應該用這種手段,不然,便是宋襄公之仁了?!?/p>
張太雷的這篇報告,除了登載在報刊上外,還作為首篇文章收錄在紀念大會籌備處編印的《巴黎公社紀念手冊》。該手冊共收錄文章11篇和2個附錄,它可以說是在中國編印的第一部巴黎公社紀念文集。
在3月18日這一天,各報刊也為紀念活動大造聲勢。這一天的《工人之路》為巴黎公社紀念號,在頭版刊登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的文告和有關紀念文章,而第4版上的“工人俱樂部”專版也改辟為“紀念巴黎公社”特號并刊登了有關紀念文章?!稄V州民國日報》也發表了社論和幾篇紀念文章??傊麄€紀念活動可謂隆重之至。
四
遺憾的是,除了紀念大會以外,這次紀念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各單位的紀念活動以及街頭宣傳活動等方面,并沒有留下多少資料,至今仍基本上保留空白。所幸的是,在80年代發現了毛澤東的一份講演記錄,才在一定程度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3月18日這一天,毛澤東在中國國民黨講習班紀念集會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紀念巴黎公社應該注意的幾點》的講演,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毛澤東就巴黎公社發表的唯一的一篇比較系統的講話。他指出紀念巴黎公社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應注意公社出現的客觀條件;二是應注意區別兩種不同性質的戰爭;三是應注意從人類進化史的高度來看待階級斗爭;四是務必從公社失敗的原因中汲取教訓。在對這四點展開論述和分析時,則始終把握馬克思主義原理,緊密聯系中國的歷史和實際,使整篇講話具有高度的理論性和現實性。這篇重要講話,由于是在一個人數只有300余人的講習班發表的,事后則刊登在該講習班在3月31日發行的《旬刊》上,所以當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以致長期被湮滅。
概括起來說,這次紀念活動使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受到一次廣泛而深入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使他們的政治思想和理論水平大大提高一步,從而更加牢固地樹立起爭取革命勝利的信心,并更加積極地投身到革命斗爭中去。而紀念巴黎公社的活動,在開了這樣一個好頭以后,便從此持續不斷。特別要指出的是,由于1926年3月18日這一天在北京發生了“三·一八慘案”,于是從1927年開始的若干年期間,在我國便以“紀念兩個三·一八”的方式來開展紀念活動。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紀念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