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由前蘇聯制造的反艦巡航導彈——也是俄羅斯制造的P-700 Granit型遠程反艦導彈(北約為其起的代號為SS-N-19“艦毀”Shipwreck),最近被掀開了長期籠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紗。此外,國外的信息也揭示出Granit導彈曾經是雅柯夫設計局制造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先驅者”。
雖然Granit導彈于80年代就進入前蘇聯海軍中服役,但是這種被軍方視為是一種令人生畏的武器身上仍然存在著不解之謎。
由于Granit導彈從來沒有在防務展覽會上展示過,以前也沒有與之相關的圖片或信息在公開的報刊雜志上披露過,所以長期以來它被誤認為是P-500 Bazalt(西方為其起的代號是SS-N-12“沙箱”Sandbox)型艦艦/潛艦導彈,而“沙箱”型導彈是從早先以渦輪噴氣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SS-N-3“柚子”(Shaddock)型系列導彈演變而來的。
雖然揭開SS-N-19型導彈的秘密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西方國家的新聞媒體已經找到了揭開Granit導彈性能的突破口。
據俄羅斯的消息稱,Granit導彈是70年代末期設計的,它是專門用來阻止美國的航母戰斗群與前蘇聯的艦隊在實力上達到平衡。前蘇聯既為水面戰艦研制過Granit導彈,也為潛艇研制過Granit導彈。該型導彈可用于裝備“基洛夫”級巡洋艦、“庫茨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奧斯卡”級和“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潛艇。在Granit導彈上,既能攜帶常規彈頭,又能攜帶核彈頭。
Granit導彈是一種使用沖壓式噴氣發動機的超音速導彈,它的彈體呈圓柱形狀,但是彈身的中段卻微微地向外鼓起。導彈的前進氣道呈圓形狀,彈體后部有兩個小的尾翼和兩個十字形尾翼,導彈可以攻擊500千米以外的目標。Granit導彈是偵察與攻擊系統的組成部分,這種系統還同情報以及通過獲取目標數據的不同武器和裝置(例如,艦載探測裝置、偵察機、直升機、陸基與天基探測裝置)結合在一起。獲得的信息可幫助Granit導彈鎖定美國的航母戰斗群、規劃任務,并將有關目標的方向和距離等數據提供給導彈的慣性導航系統。
冷戰時期,Granit導彈是采用齊射方式發射,助推器拋掉后,沖壓式噴氣發動機就接著工作,它能使導彈的飛行速度達到2.5倍音速。領先飛行的導彈要先向上攀升以便截獲目標的有關數據,通過通信鏈路傳輸數據,然后再對選定的目標進行齊射。攻擊時,計算機上的邏輯部分能準確地確定護衛艦、航母戰斗群或兩棲登陸艦的編隊形式。
外國認為,Granit導彈的尋的頭很可能是一種結合了主動和被動雷達尋的技術的信道系統。目前,為了選擇導彈末段飛行時的瞄準點,俄羅斯的工業部門正在開發厘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技術,而厘米波雷達已經在SS-N-19型導彈的尋的系統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外界還認為,Granit導彈在飛行途中還能接收衛星發射出來的信號以便校正導彈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