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軍事的人大概都知道,每個國家的軍艦都有自己的命名規則,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日本軍艦是如何命名的。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作戰艦艇可分為\"金剛\"級、\"風\"級、\"雨\"級、\"霧\"級、\"雪\"級、\"月\"級、\"云\"級等級別。
一聽到\"金剛\"級驅逐艦這個名字,你也許首先就會聯想到佛教中的\"八大金剛\"。\"金剛\"級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現裝備最先進的防空導彈驅逐艦(日本稱護衛艦),標準排水量7250噸,裝備垂直發射系統2座,可發射\"標準\"艦對空導彈及\"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系統,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備和直升機甲板(可載1架SH-60J直升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艦裝備了先進的\"宙斯盾\"作戰系統,使\"金剛\"級驅逐艦更是名副其實。
除此之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多以自然現象來命名。如\"雨\"級、\"風\"級、\"云\"級、\"雪\"級、\"霧\"級、\"月\"級等。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習慣,一個大級別下還可分出幾個小級別。如\"風\"級又分出\"太刀風\"級、\"天津風\"級、\"旗風\"級等級別。
\"雨\"級驅逐艦最為先進,屬于第三代多用途驅逐艦。最新型的\"雨\"級驅逐艦已定名為\"村雨\"級。\"村雨\"級的首艦己于1996年3月開始服役,標準排水量達4400噸,裝備SH一60J直升機1架,1座8聯裝垂直發射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已裝備了6艘\"村雨\"級驅逐艦。
\"風\"級是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中裝備較多的防空導彈驅逐艦。該級別目前共建造了3個小級別:\"旗風\"級、\"太刀風\"級和\"天津風\"級。其中以\"旗風\"級最為先進。該艦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服役,裝備了從美國引進的SPS52C三坐標雷達,可探測439千米遠的空中目標。另外還裝備1座SM-1-MR型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外加2部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MK-46型魚雷),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27毫米艦炮2門。
\"霧\"級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多用途驅逐艦,既能反潛又能反艦,并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裝備8艘\"朝霧\"級艦。該艦的標準排水量3500噸,裝備SH-60J直升機1架,1座\"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并裝備有世界上第一種主動相控陣雷達,綜合作戰能力較強。
\"雪\"級是一種多用途驅逐艦。其標準排水量2950噸,裝備SH-60J直升機1架,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外加2座4聯裝\"魚叉\"式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
\"云\"級是一種反潛型護衛艦,因其武器裝備的不同,分成了兩個小級別:\"峰云\"級和\"山云\"級。\"峰云\"級裝備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座4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而\"山云\"級則裝備1座8聯裝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座4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
\"月\"級也是一種反潛型護衛艦,目前共有最初的\"高月\"級2艘,裝備1座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3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1座4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外加127毫米艦炮2門。
另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裝備了許多其他級別的作戰艦艇,其級別也有所不同。但多以帶有明顯自然環境特色的地名來命名,如\"八重山\"級近海掃雷艇等。△
(徐勇薦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