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不見三道茶
進大理古城正城門,青石板鋪就的南北向步行直街游人如織,街道兩邊全是鋪子,大理石制品、札染服裝、古董,早就聽說大理的三道茶是名聞天下的,但卻不見一面茶旗,倒是街道兩邊多了些酒吧、咖啡店、匹薩餅屋,我們?nèi)フ伊藥姿?jīng)有名的私家花園,里面也是已然的“洋闊”起來,不見了正宗的三道茶。
三道茶近似日本的茶道,有繁縟的敬茶禮節(jié),在每一道茶中還分別加入了核桃片、蜂蜜、幾粒花椒、松籽、點點乳扇等,是白族人家普通的敬客茶。在唐、宋時代的南詔國和大理國宮廷時興盛。品三道茶要在茶花開的時候,天正凍人,能喜降一夜瑞雪簡直妙極了,尋著熱烈山茶花兒,釅釅熱茶下肚,“頭苦二甜三回味”。如今南詔國宮城遺址僅殘存瓦礫三石碑而已,古城還保留了大理國一些原貌??扇啦柙诠懦菂s沒留下多少,有影兒的也就外來人吃,幾番打聽,終于尋到了北城門上,然而味道卻不似多年以前。

巧奪天工的雕梅
隨人流信步過五華樓門洞,到最熱鬧地段拐進一條流著蒼山溪水的路上,那里有農(nóng)貿(mào)市場,再轉(zhuǎn)進深巷就是揚名四海的梅子井酒家。1994年,當?shù)匾晃淮罄硎詹丶乙埑哉诎鬃屣L(fēng)味就把我?guī)У竭@里,三方一照壁的二進院,院里一株古梅,梅樹下一口泉水甘冽的古井,自釀的梅子酒,用梅子做的佳肴,十二分和氣與厚道的主人,這些誘惑使我們?nèi)蘸筮B續(xù)幾天每晚必來吃,只是老記不住店名,離開大理寫散記時,按當時的興致就叫它梅子井酒家。始料不及的是,文章在香港大公報發(fā)表后,梅子井酒家一名先海外而海內(nèi)地蜚聲開去,店主只好依了名兒,重新注冊店名。
這次到大理來,又尋至這里,梅子井的生意依然很旺,一格房間一桌,桌桌人滿,人語聲南腔北調(diào)。天井花臺旁的一桌老外,頂著烈日,吃頭正酣。我們?nèi)绻麤]有提前一天來電話訂位也沒有我們的桌子。
午后陸續(xù)有客來梅子井喝茶聊天,前腳卸下殘席,后腳就迎客擺上梅子茶和小吃,這中間就有人來交押金訂晚餐。梅子井酒家因梅子馳名,烏梅魚、雕梅扣肉、黑梅蘿卜……。說起這雕梅,那可是大理一道響當當?shù)拿朗?,它的制作原料是鹽梅,把鹽梅晾干后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連續(xù)的花紋,從空隙處擠出梅核,中空如縷。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帶甜,沁人肺腑,當?shù)匕鬃骞媚锎蠖紡男【蛯W(xué)制作雕梅,在她們出嫁之前,呈獻給婆家的見面禮,就有一盤精心雕制的雕梅。梅子井酒家的梅子宴常常使回到遠方的客人戀戀不忘。

梅子酒:南詔國的XO
大理古城遍街梅子酒,而梅子井酒家的梅子酒是“三年才出窖”。三年存酒已是琥珀色,口感又爽,它是梅子井酒家釀出的靈魂。梅子井酒家在洱海對面有一片山的梅園,種杏梅、李梅、苦梅、黃金梅,它們分別被用來釀酒、煮梅、腌梅,采梅的時間、用什么梅做哪道菜、哪道茶都十分講究。尤其是釀酒用的水是獨一無二的,就是院里的古井,主人叫它梅蓋井。因為井旁的梅子樹已是上百年,根系已經(jīng)伸下井底盤根錯節(jié),井上又是梅子樹蔭著,這眼水,上下被梅子樹摟抱,微苦回甜,四季甘冽。所以梅子井釀出的梅子酒被稱為“南詔國XO”。于是席間客人酒量皆過,主人會適時上來勸阻道:“我家這酒滑口,多了醉?!笨腿素澅丛懙溃骸皼]見過你這種老板娘!”
鮮花秀食
梅子井酒家不是四合五天井那樣規(guī)模的白族大宅院,是最普通的三方一照壁的白族尋常人家的院落,門前農(nóng)貿(mào)市場,門臉也沒什么特別處,它的前院被擠成甬道,就這樣,小照壁前照樣紫竹挺秀,甬道兩側(cè)盆景高低錯落,枝葉拂人,客人魚貫來到那棵老梅子樹蔭下的古井旁,拍照的拍照,汲水洗手的洗手,多是聞此口洌泉常年盈盈的古井、井上一株古梅而來的,怎不如此一樂?
跨二門入后院,果木茂盛,花紅葉綠,香氣氤氳,尋到金桂、緬桂花樹下,吸幾口花香才入席,其實,樹影花氣早已在室中待人。這一季節(jié),百合花、荷花、仙人掌花等等做成的鮮花宴是這里桌上的自然秀食。
這后院自然、有趣之處還在于居住著四世同堂、伯仲叔季的楊姓兩家人,南廂房叔伯住,門前一塊“游人止步”的禁示牌,正房和北廂房屬季仲。梅子井酒家的老板本姓楊,是洱海對岸出色的漁家女,嫁來古城,做后院里楊家的第五代媳婦。楊家上幾代都做生意,到她男人,當國家干部,于是她開館子只有老公公站酒柜,兩個十多歲的女兒相幫。
從窗外望院內(nèi),大照壁花臺上,桔樹、萬年青、杜鵑、山茶、玉蘭,葉綠的綠,花開的開。
皇帝老公三道菜
大理白族的食物主要以酸辣為主,他們還善于脆制火腿、香腸、弓魚、豬肝炸、油雞嫩等品種眾多的食品。在這個梅子井酒家還能制作出在民間失傳的大理“皇帝老公三道菜”:生肉、凍魚、腌螺絲,尤其是腌螺絲,已經(jīng)發(fā)展成梅子井自己獨特的上品菜,回頭客一進來就問有沒有這道菜?腌螺絲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能吃得上的,從洱海網(wǎng)撈上來的螺絲許多斤才挑得出一盤的數(shù)量,還要有幾十道的加工程序,許多同行暗下工夫研究也沒有做出梅子井的腌螺絲。
白族人家的照壁上常書“紫氣東來”四字,此四字也是從皇宮貴府飛來百姓家的,梅子井酒家的八寶飯也用了這名,八寶飯是用紫米、桂圓、花生、大棗、熟地、百合、柿餅、巍山蜜餞、大理香椽做成的甜食,是上桌的頭菜,隨著“紫氣東來”的報菜名聲,客主潤耳,往深里還透出古都的文化。由于它甜而不膩,一桌子菜它是最早被瓜分。
洱海上的漁家誰人不做鮮砂窩魚頭,無污染的洱海魚,即大黃殼鯉魚,再加上烏雞湯,熱氣騰騰地砂窩端上桌,這席也就“熱”開了。占著洱海的鮮味和蒼山上的的山珍,大理的美食多是取自天然。古城的風(fēng)花啊,正是合了這自然的食尚。
食尚資訊:
大理的護國路被外國旅游者稱為“洋人街”,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廳隨處可見。
太白樓咖啡館:大理古城護國路38號。老木屋是護國路上一家歷史較久.小有名氣的咖啡吧,這里更有味美的中餐可吃。電話:0872-2672166。

梅子井酒家:大理古城大理賓館對面人民路138號。電話:0872-2671578。
護國路比薩房:據(jù)說是大理古城里唯一的出售正宗比薩的餐廳,它在護國路的西端,大紅色的招牌在護國路上十分搶眼,你在這條街上步行時是不會錯過這家店的。電話:0872-2662877。
白里香餐廳:它的名字的意思是“白族風(fēng)情花園”,位于洱海路,離“洋人街”不遠,大理洱海路96號。電話:0872-267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