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年代,春節期間逛北京隆福寺的旗人。

60年代上海,春節期間在外吃
一頓,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

70年代,北京王府井采購年貨的人們。

20世紀60年代末,即使是在比較富庶的南方,也只有到春節時才能買到比往常多一點的肉。

50年代的北京,平常吃不著的好東西在春節都會讓孩子們沾上邊兒。

80年代初,廣州的市民們在春節前大肆采購。

50年代,“豐盛”二字,只有在
春節的聚餐才能體會得到。

80年代初,上海南京路上采購年貨的人流。
![]() |
30年代,每逢春節,在老一輩人眼里,吃頓餃子可是件決不能省卻的事。

除舞龍外,舞獅子也是春節期間不可少的一個節日

過去,除了吃以外,穿上一身新衣服去串門也是春節的一大內容。

農村過節氣氛更濃

香港:春節期間,舞龍將氣氛推至高潮。

廣東:今天,過春節即使不吃,也要擺事實個“譜”,毫米可不是一個讓別人說自己小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