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人子弟
劉玲
教委某領導到某學校視察,看見教室里有個地球儀,便問學生甲:“你說說看,這個地球儀為何會傾斜23°8′?”
學生甲惶恐地答道:“不是我弄歪的!”
領導搖搖頭,轉向學生乙。
學生乙雙手一攤,說道:“您也看見了,我是剛剛才進來的!”
領導疑惑地問老師這是怎么回事。
這位老師滿懷歉意地說:“不能怪他們,這地球儀買回來時已經是這樣的了。”
校長見領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忙解釋:“說來慚愧,因為學校經費有限,我們買的是地攤貨。”
(董道廣薦自《雜文報》)
孝順兒子
張騾子老漢和劉老牛老漢坐在村子里的土板墻下閑嘮嗑。
張騾子:“劉老牛,怎么還在這窮山溝住,不是說你那倆孝順兒子讓你去他們家嗎?”
劉老牛:“是啊,大兒子叫我去上海住,二兒子叫我去北京住。”
張騾子:“好哇,老牛哥!真是兩個好孩子,沒有白供他們上大學。我可沒有你這福氣喲。”
劉老牛:“騾子兄弟,無兒哭瞎眼,有兒氣破肚。你有所不知,我的大兒子在北京,二兒子在上海呀!”
(何君林薦自《故事家》)
今年普九明年普十
李紀從
金副縣長是市委趙書記的妻子,到任后分工抓文教工作。一次到教委調研時,聽完教委主任匯報“普九”(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工作后,她高興地說:“你們的工作力度很大,今年普九明年爭取普十。”在場人員面面相覷,秘書趕緊提醒說:“金縣長,只有普九,沒有普十。”金副縣長聲音更加清脆:“干工作就要一年一個新臺階嘛!”
(摘自《諷刺與笑話》)
班秘書長
馬廷剛
在某市實驗小學當班主任的朋友,給我講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班上學生共40個,但班干部就26個。班長有正的就有副的;組長有正的就有副的;學習委員有正的就有副的……朋友說光打掃衛生的就有14個正副組長。我簡直是莫名其妙了:“至于嗎?一周才打掃6天衛生!”
朋友說:“這你就不懂了,周一到周六共六個值日組,這就是正副12個組長。為了增設崗位便于安排干部,又設上了一個檢查小組,也有正副組長2人。”
對此,朋友也感慨萬分:“這些學生小小年紀,大多還不知道官是什么東西,想當班干部一般都是家長的主意。這不,前幾天某局的李局長給我們校長打招呼,說讓他的外孫做個班干部,還說官不在大,有權就行。”
“我就跟校長細數了一遍班里的官職設置情況,然后說,實在沒什么官職可以設了。校長感到很為難,李局長對我們學校幫助很大,給孩子安排個職位就是做給大人看的。但的確班長正的有了,副的也有了……校長沉吟半晌說:“這樣吧,就給李局長的外孫安排個班長秘書職務,跟孩子說相當于副班長,主要是協助班長做好班務工作。這秘書干好了,比副班長還要管用!”
我問:“最后怎么樣?”
朋友說:“就那樣安排了!后來聽說李局長不很滿意,讓他的外孫跟我說,最好是過一個兩個學期,把班長秘書升格為副班長,要不然就叫班秘書長。”
(摘自《雜文報》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