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光
2002年5月10日,英國一列從倫敦駛出的客運火車在北部的波特斯巴火車站出軌,造成7人死亡,70多人受傷,其中11人傷勢嚴重。這列火車以時速100英里的速度行進時,四節車廂中的三節突然出軌,最后一節車廂沖上了站臺。在這次事故中,共有3名華人傷亡,其中鳳凰衛視主持人劉海若頭部受到重創,處于深度昏迷中。
5月13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委托辦公室給鳳凰衛視打電話,轉達他和夫人對鳳凰衛視主持人劉海若的關切,并通過鳳凰衛視向劉海若及其家人轉達深切的慰問,祝愿海若早日康復。
5月25日,劉海若脫離呼吸機,自主呼吸達到14小時,呼吸平穩。
5月28日,英國女王向劉海若發出慰問信,對海若的傷情表示關注。
6月8日,在國際SOS救援中心的幫助下,經過長途飛行,劉海若抵達北京,順利入住北京市宣武醫院接受繼續治療。北京市衛生局金大鵬局長召集多家醫院的相關專家,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會診。制定了一整套治療方案,治療的重點為積極地降低顱壓和控制感染的發生等。
6月13日,劉海若經過宣武醫院檢查及綜合治療,已能自己將腳提高五厘米,對父親的說話已有反應,顯示病情向好的方面進展。
劉海若的顱腦外傷為什么能引起意識改變呢?她在昏迷中的一舉一動又說明了什么?她在今后的治療護理中重點在哪里呢?
首先讓我們把人的大腦想象成一個完整的核桃仁,在中心部位的相當于人的腦干網狀結構、腦干等,外層相當于大腦半球。一般來說,大腦半球和腦干網狀結構的受損只是影響患者的意識狀態,而呼吸、心跳、咳嗽反射和肢體的反射性活動是由大腦中心的腦干以及脊髓控制的。劉海若在車禍發生后的初期,曾一度呈深度昏迷,不僅對各種生理刺激無反應,而且還要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說明她的腦干很可能也受到了損傷。
后來隨著治療的不斷深入,海若脫離了呼吸機。這是因為在顱腦外傷的恢復過程中,皮質下中樞及腦干由于位于大腦的中心部位,通常會因受損較輕而先恢復。這時的患者表現為一種類似于清醒狀態的昏迷。說它清醒只是表面現象,患者僅是貌似清醒,能睜閉眼睛、能注視周圍的人,不過這些均是無意識的反應,患者也可有覺醒與睡眠周期,但對外界刺激無意識反應。直到6月13日,劉海若才終于對外界刺激有了一些簡單的反應,這意味著她的大腦半球損傷也在逐漸恢復。
那么醫生都使用了哪些治療手段呢?
首先是降顱壓。顱腦外傷后由于腦組織彌漫性的腫脹,顱內壓會明顯升高。成人顱腔中的容積約為1400ml,顱內壓的調節主要依賴于顱內靜脈系統的血流改變,以及腦脊液的吸收加快,但這是十分有限的。一般而言,允許增加的顱內容積僅為5%。嚴重顱內壓增高一方面嚴重的影響腦血流量,導致腦死亡,另一方面顱內高壓還可以把腦組織向壓力相對較低的部位積壓推移形成腦疝,如天幕疝或枕骨大孔疝可直接導致呼吸心跳的停止。所以防止顱壓升高是非常重要的。這時最常用的是脫水療法,當然脫水的同時需要注意體液的水電解質平衡,例如大量脫水常常可以引起鉀的流失需要及時補充。腎上腺皮質激素由于可減輕腦組織的水腫,一般可大劑量短療程使用,此時應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劑,以減少消化道潰瘍出血的發生。當藥物對顱內高壓控制不滿意時,也可選擇外科手術。
除了降低顱內壓、使用神經營養劑外,醫生們還需要防治各種合并癥尤其是感染的出現。因為患者昏迷以后,小便失禁,需要行尿道插管輔助排尿,而尿道的插管本身就可以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機會。同時患者長時間處于臥床狀態,肺深部的痰難以通過呼吸道主動排出體外,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機會。一旦出現感染,不僅會引起體溫升高,機體免疫力下降,而且嚴重的肺部感染還會影響血氧交換,造成低氧血癥從而加劇腦組織的缺氧。所以說預防、控制肺部和尿路的感染,也同樣是治療顱腦損傷的一個重要環節。
截至本刊發稿,劉海若還在北京宣武醫院繼續接受治療。祝愿她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