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蔡 旭
"我今年18歲了,想嫁給一個60歲的男人,這在生理上會有什么不好嗎?"
"要是我堅持體外射精,那么我的女朋友還會懷孕嗎?"
"安全套怎么使?是不是一次套兩個更保險?"
這是有關青春期性教育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角度的幾個問題,但它們有一點是相同的:提問者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10~19歲的青少年有十幾億,他們中的大多數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相關統計表明:全世界平均每年有440萬少女墮胎,每年來到地球的新生命中的10%的母親是少女。
瓊·高夫曼博士是福特基金會的高級官員,也是國際生殖健康領域的專家,在一次研討會上,她告訴記者,青春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階段,從紐約到內羅畢到上海,青少年的性行為與性道德規范都在發生著改變。
那么,不同國家的青少年所受到的性教育有什么不同?青少年的性態度又有什么區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不久前采訪了多年從事青春期教育的幾位中外專家和接受過"青春健康"教育的部分學生。
作為我國青少年生殖健康領域的專家,青春健康國際合作項目主任劉永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良好的青春期性教育可以幫助青少年推遲發生性關系,安全套的倡導與提供也能保護那些性行為已經活躍起來的青年人。特別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保健人員和咨詢人員,是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所必不可少的。
凱瑟琳是美國適宜衛生技術組織駐湄公河地區的副主任,該組織自20世紀80年代初就與國家計生委開始了友好協作。目前這一組織正與中國計生協開始為期5年的"青春健康"國際合作項目。作為美國適宜衛生技術組織駐湄公河地區的高級官員,凱瑟琳首先介紹了東南亞地區青少年的性教育情況。比如在泰國,政府鼓勵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但普及程度還很不夠。因為在泰國性問題也是一個長期的禁忌,很多人不愿意談性,但是在最近10~15年間,年輕人對性的觀念和態度越來越開放。這樣在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時就需要提供一些"技能",告訴他們如果有性行為的話,要保證"安全",避免一些不良后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世界范圍內不同地區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齡存在較大差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國家,青少年的首次性行為比較早,一般不到15歲;在東南亞地區,孟加拉國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齡是12~13歲,柬埔賽為16歲,泰國為13歲;美國青少年平均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為16~17歲;在北歐一些國家青少年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年齡要比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青少年稍晚,大約在18歲左右。
我們渴望了解"性",作為"同伴性教育"的志愿者,中國人民大學李放同學的這句話也許最能代表中國青少年的心聲。她告訴記者,我國針對大學生的生殖健康咨詢與服務太需要完善了。然而即便在美國,應該為青少年提供什么樣的生殖健康服務也是一個異常嚴峻的問題。美國駐華使館科技參贊唐偉在青春健康項目啟動會上表示,全世界都應該關注青少年生殖健康這一領域,因為它關系到人類的未來。
中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主任陳一筠強調,性教育既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也不是雜亂的信息滲透,而是幫助青少年健康、文明、幸福地生活。它包含著對少男少女生理、心理發育知識的傳授;對其行為的指導和人格的培養;還包括關于男女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的教育及其它一些內容。
有人說,青春期性教育是"愛的教育",因為它是"為了愛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