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趙 軍 張生光
女青年被綁架?
今年5月底的一天中午,來京打工的甘肅人周永水在車站值勤。作為車站保安,他盡職盡責地四處巡視。見到周圍沒有異常,他回到值班室,打算喝口水歇會兒。正在這時,門被人用腳踢開,一個年輕的北京人闖了進來,二話不說,竟自坐到屋里唯一的一把椅子上。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位20多歲的女青年。
周永水看到此女青年,不由一愣:這不是同鄉趙克興的女朋友趙蘭芳嗎?她怎么成了這個樣子?
趙蘭芳兩頰紅腫,衣服上還清晰地印著被踹的腳印,她眼中噙著淚說:“大哥,借我3000塊錢。”
“你借這么多錢干什么?”周永水覺得奇怪,不由問趙蘭芳。坐在一旁的北京人晃著二郎腿開了口:“你這個老鄉騎自行車把我孩子撞傷了,孩子去醫院,等著要5000元的押金。”
周永水不由起了疑心:趙蘭芳來北京才一年多,根本不會騎自行車,也沒有買車,怎么會撞了人?他想了想,對北京人說:“我跟你們去醫院。”話音剛落,屋里又進來兩個男青年把趙蘭芳團團圍住。周永水趕緊改口說:我給朋友打個電話,去湊錢。他舉著手機出門,用家鄉話給老鄉打電話,暗示他們趕快報警。此時周永水深信不疑:趙蘭芳是被人綁架了。
這三個圍著越蘭芳的男人等得不耐煩,連連催問:怎么還不送錢來?到底什么時候來?周永水比他們還急,他眼巴巴地等著民警解救呢。等著等著,這三個人不耐煩了,不論周永水如何周旋,他們執意不肯再等。這時,周永水才發現,這些人來時開了一輛紅色夏利車,走時把趙蘭芳推搡進后座,一邊一個把她夾在中間,只留下一個手機號說:錢湊齊了給我們打電話。
周永水望著轎車揚塵而去,不敢怠慢,趕緊用手機報了案。
20分鐘破案
民警接到報案,馬上找到了周永水,并根據周提供的線索,找到了趙蘭芳的男朋友趙克興,了解到一些情況:趙蘭芳來京后在一家叫“會朋”的餐廳做服務員。據她說,老板是個湖北人,叫孫蘭江,曾逼迫趙向顧客提供色情服務,被趙拒絕。此后孫蘭江即開除了趙蘭芳。周永水描述的那三個男青年中,后進來的一個個子高的人,特征與孫蘭江相符。
孫蘭江有作案嫌疑!民警立即開車趕到會朋餐廳。在周永水報案20分鐘后,民警在餐廳里抓獲了孫蘭江等兩名犯罪嫌疑人,并將被拘禁于此的趙蘭芳解救出來。
策劃這起案件的人是會朋餐廳老板孫蘭江。他今年44歲,湖北省人,來京多年,一直沒有固定職業。充當打手的是北京人張偉、張光(在逃)。張偉,男,41歲,1994年曾因犯拐賣兒童罪被判刑五年。據趙蘭芳陳述:2001年5月這天中午,趙正在一家飯館里吃飯,被孫蘭江帶了幾個人強行帶上一輛紅色夏利車,拉到城南一個小黑屋,向她索要5000元,其中一個人還對她動手動腳,百般調戲。見趙蘭芳拿不出錢,即對她拳打腳踢之后,強迫她帶路去找老鄉“借錢”,并詐稱趙蘭芳騎車撞了人須賠償。她被這些人關押了七個多小時,其間遭打耳光、恐嚇及侮辱。
誰是被害人?
在向趙蘭芳取證的同時,另有民警在提審孫蘭江。孫蘭江并沒有顯出驚慌的樣子,而是振振有辭:我原來雇的服務員趙蘭芳在我這里干了兩個月,說好每月工錢300元。第三個月月初,她沒有和我說就跑了,臨走還偷了我900多元。我特別生氣,找了張偉他們替我打聽趙蘭芳的下落。昨天下午,我妻子在一家飯館見到了趙蘭芳,回來和我說了。我就找了張偉他們“幫忙”。
今天讓張偉開著車,到飯館里找趙蘭芳,本來是想要回那900多元。誰知去了以后,她見到我們撒腿就跑,我們追出去十幾米才逮住她,把她帶到張偉的住處。趙蘭芳講:“錢我都花了,一分錢都沒了。”我一生氣,打了她兩個嘴巴,讓她想辦法找錢,她說可以找老鄉去借。我們怕她又跑了,就開著車帶她去找錢。
民警問他:“你丟錢后報了案沒有?”
“沒有。”
“丟了900多元,為什么向趙蘭芳要3000元?”
孫蘭江雙手一攤:我為了找她耽誤了生意,找人搭人情、打車,都需要錢。光900元不夠。
再審問張偉,他的交代與孫蘭江的供述如出一轍。
民警又一次向趙蘭芳取證,追問她這900元的事情。趙蘭芳望著民警嚴肅的臉,囁嚅道:我拿了孫蘭江的錢,不過沒有那么多,回家一數才800多塊錢。
“你拿錢,孫蘭江知道嗎?”
“我沒跟他說,事后他肯定知道。”
“為什么拿錢?”
“他讓我接客,我不干,為了報復才拿的錢。”
“孫蘭江讓你接客,你報案了嗎?”
“沒有。但我對我男朋友說了。”
“孫蘭江”不是當事人真名
案件性質發生了變化。顯然這不屬于綁架勒索,而是由偷竊引起的糾紛。但孫蘭江、張偉非法限制他人自由,構成了非法拘禁罪,應當報捕。民警從公安局調取了張偉的前科材料;又向湖北省當地派出所打電話查孫蘭江的基本情況。不料,對方公安局的來電令民警目瞪口呆:你們提供的孫蘭江家庭情況都對,但孫蘭江一直在本地務農,從沒有離開過湖北,也沒有到過北京。倒是他有兩個弟弟在北京,據其說其中一個還判過刑。
“孫蘭江”顯然不是犯罪嫌疑人的真實姓名。而這個會朋餐廳的老板仍然不改口,聲稱自己就是“孫蘭江”,并且所說的出生日期、基本情況,與湖北公安局提供的孫蘭江的情況相符。
北京警方對“孫蘭江”照了正面、側面的頭像,電傳給當地公安局,委托查詢。當地的民警找到真實的孫蘭江的家人,讓父母辨認。孫蘭江的父母一見照片,就說,這不是老大孫蘭江,是老二孫言江。民警還不放心,又向當地群眾取證。當地村干部也辨認出:這是孫家老二,在外十多年了,很少回家,聽說出了事給逮起來。老大孫蘭江人老實,一直在村里種地。
原來,這個會朋餐廳老板是孫蘭江的弟弟孫言江。他隱瞞身份,冒充其兄,是為了避免公安局查到他的前科:2000年他曾因故意傷害罪被判過刑。
當民警將證據摔到孫言江面前時,他低下了頭說:“我錯了,不該欺騙政府,我真名叫孫言江。”
該定什么罪
根據查證的材料,趙蘭芳所說被逼接客及遭侮辱問題沒有證據能證實。原來同她一起打工的人倒反映該人好吃懶做,被性情暴躁的老板孫言江辭退。趙蘭芳偷了孫言江的錢,孫言江本是受害人,完全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其合法權益,可他卻對趙蘭芳非法關押、毆打,索要錢財。我國法律規定:偵查權由公安機關行使;由檢察院起訴;法院行使審判權,任何人不經法律許可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自由及生命等權利。孫言江、張偉卻置法律于不顧,自恃對方理虧,肆意剝奪對方的自由,其行為觸犯了我國刑法第238條第一款,已構成非法拘禁罪。
2001年9月,法院審理了此案,認為被告人孫言江,張偉無視國家法律,非法拘禁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二人曾因犯傷害罪、拐賣兒童罪分別被判刑,刑滿釋放后不思悔改,又犯新罪,系累犯,且他倆在非法拘禁趙蘭芳時有毆打行為,故分別從重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