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舉證責任實施后,為避免醫患糾紛的增加,廣州市各醫院保留證據的方式紛紛“升級換代”。除加強傳統簽字之外,他們還利用起錄音、錄像等“新技術”來全程記錄。
廣州市部分醫院要求醫生在不影響病人病情的情況下,必須完成用藥簽名。近日,各大醫院還將一些新藥、具有風險的藥物使用,也列入了需要病人簽名的范圍。
俗話常說“白紙黑字”,可在實際醫療工作中,傳統上的簽名也出現了漏洞。比如醫生談話時明明把病情及后果說得清清楚楚的,但鬧到了打官司的份上,病人往往會說,醫生沒有說或者沒有解釋清楚。因此,醫院想到了把整個談話過程錄下來。日前,廣州市某大醫院為一名昏迷十多天的病人手術前,除了手術簽名外,還安排其家屬將術前談話過程進行錄音。
手術過程通常是手術后由主刀醫生記錄的,無法再現手術過程,而且記錄的真實性也常常招致病人及家屬的質疑。廣州市一家醫院前不久為一名腫瘤患者采用新技術切除腫瘤。該技術具有切口小、恢復快等優點,但因是一項新技術,難度很大,所以,醫院最后對整個手術過程進行全程錄像。
手術錄音、錄像等用于醫療證據上會不會被各醫院“推崇”呢?大部分醫院負責人都認為,手術錄音、錄像的成本高且使用繁瑣,過多使用會造成浪費,因此在必要時才考慮使用。
摘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