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孝賢
春寒料峭,微風帶著清香的泥土氣息迎面襲來,不少鶴發童顏的長者已來到公園晨練,有的慢跑,有的跳舞,有的耍劍......。“救命啊!”突然一聲驚呼劃破長空,本著職業的敏覺,我順著呼聲尋去,原來是我院一位老教授昏倒在地。細問病史,患者有高血壓病史5年,長期不規則服藥,近1周來反復出現胸痛,自以為是胃病,就吃了一點胃藥,沒想到晨練時病情加重而昏厥。診斷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雖然經過積極救治,把病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心肌梗死后出現的心力衰竭使得病人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我們都在惋惜,如果早一點就醫,也許就不會發生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嚴重的心肌急性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壞死,可表現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檢查可發現血液心肌酶升高,心電圖出現特征性的改變,可發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搶救不及時,死亡率高達30%以上。
既然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性如此嚴重,那有哪些預兆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呢?
實際上50%的病人可有誘發因素,以情緒激動(爭吵)、過度勞累、突然用力(便秘)最常見,天氣突然變化如寒冷(冬春季節)或悶熱、飽餐(飲酒)、手術等也可為誘發因素。而且50%以上的病人在發病前已有先兆,如果能及時就醫,有可能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有哪些表現應十分注意呢?
1.初發型心絞痛:以往無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但在最近1個月出現心絞痛,且在情緒激動或勞累時加重。
2.原穩定型心絞痛轉變為惡化型心絞痛:原來穩定的心絞痛在近3個月發作的疼痛程度、頻率、持續時間和誘發因素經常變動,進行性惡化。
3.自發型心絞痛:其特點是疼痛的發生與體力或腦力活動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無明顯關系,與冠狀動脈血流儲備量減少有關,疼痛程度嚴重,持續時間長,而且不易為硝酸甘油所緩解。
4.混合型心絞痛:患者在心臟需氧時發生,或者在心肌需氧量無明顯增加時發生。
5.胸悶:有些病人表現為胸悶,可伴有心慌、氣短、出汗等。
如何意識到自己可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呢?
典型的病人有胸痛或胸悶,可以發生在上述一些誘因的基礎上,也可無明顯誘因。疼痛多位于心前區,手掌大小范圍,有時向左肩、左臂內側放射,或放射至下頜或牙齒。疼痛時間較長,一般超過30分鐘以上(心絞痛一般不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心絞痛可緩解)。常常伴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出汗、恐懼或瀕死感。老年病人或糖尿病患者疼痛可不明顯,因為心肌梗死出現休克,表現為頭昏、昏迷,被誤以為腦血管以外;或以腹痛、惡心、嘔吐為表現,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如果做心電圖檢查,會發現心肌梗死部位導聯的ST段呈明顯的上抬和T波的變化,根據典型的心電圖和臨床表現就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血液化驗會發現心肌酶升高,如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等升高,但要在心肌梗死6小時后才升高,因此在早期診斷方面,心電圖是既簡單又快速的方法。
心肌梗死發作時如何救治呢?
1.發作時立即休息,停止一切活動,有條件者可平臥休息,以減輕機體的耗氧。
2.保持鎮靜。過度的緊張興奮,刺激交感神經,會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增加心臟的負擔。
3.如果身邊有治療心絞痛的藥物可以應用。亞硝酸異戊酯的作用最快,約10~15秒開始起作用,數分鐘后作用消失。此藥為及易氣化的液體,盛于小瓶內,每瓶0.2毫升,用時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置于鼻部吸入,由于此藥的攜帶和使用不方便,已少應用。其次,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該藥吸收迅速,1~2分鐘起效,可持續30分鐘,如5分鐘后無效可再次含服。由于這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擴張血管,除了擴張冠狀動脈,也擴張其他血管,應注意預防低血壓的發生,病人最好能平臥。同時可服用中藥,如復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等,這些藥有活血化瘀,宣陽通痹等功效,從而緩解癥狀。
4.立刻通過急救電話如120與當地急救中心聯系,就近就醫,而不要盲目地搬動病人,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