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曾
李君出生在冀北農村,在6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家境貧寒加之身體較弱,李君自小膽小懦弱,極度內向自卑,整天沒事就埋頭讀書,成績異常優秀。正因為這樣,家里人包括輟學的哥哥姐姐們都盡量不讓他做農活,盡心盡力支持他讀書。
初中時,由于家離學校較遠,李君在學校寄宿。一天深夜,李君正在自己的鋪上睡覺,朦朧中,他感覺有人在自己的身上亂摸,起初以為是做夢,睜開眼一看,大吃一驚,原來是睡在他上鋪的同學不知什么時候爬到他的床上,抱著他又是親又是啃,一只手還在他的敏感部位亂摸。開始他非常反感,本想推開那位同學,卻又怕吵醒了別的同學,被他們笑話,只好強忍著不出聲。慢慢地,他覺得同學的動作很好玩,自己好象也有了些感覺,也就由著他了……
那天晚上過后,李君就開始對同性之間的親昵活動非常好奇、感興趣,常常回想那個晚上的事。但在另一方面,對于心儀的女生,李君也會有很強的性向往。這種奇怪的感覺一直伴隨著李君走過了初中、高中、大學的歲月。
李君師范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的一所中學當了老師,一年后,調到廣東。初到廣東,李君人生地不熟的,加上性格內向不善交往,工作之余的生活極其空虛無聊,偶爾也想起那件事。
一次,李君參加一位同事的生日聚會,一起的還有幾個不認識的朋友。喝到半夜,大家都已醉得東倒西歪,惟獨李君沉默寡言,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無人向他勸酒,得以保持清醒。受同事之托,他送同事的一位哥們回家。那哥們早已醉得不省人事,哪里還能說得出自己住的地方。一時無處可去,無奈,李君只好把他扶回自己的單身宿舍,兩個人并排睡在床上。睡到半夜,李君于夢中被一陣似曾相識的撫摩驚醒,睜開眼,卻看見那哥們用手輕輕地撫摩著自己的敏感部位。李君多年來壓在心底的親昵感覺頓時涌上心頭,他駕輕就熟地立刻回應……那個晚上,李君好象重新回到了初中宿舍那張狹小的單人床上,體驗到了歡樂的高峰。
第二天李君醒來后,感到羞愧不安,生怕自己的事情被別人知道,心事重重了好長一段時間。卻又常常懷念那天晚上的事,對女性反而越來越提不起什么興趣。
一年多前,李君結婚了?;槎Y當天,李君卻懷疑起妻子與另一位男同事的“不正當”關系來。婚后,他和妻子只過了一次夫妻生活就分房而居。兩人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終于離婚。離婚后,李君又先后交往了幾個女朋友,甚至有過幾個女孩主動地追求他,他卻總是提不起興趣。人們開始在他的背后指指點點,李君也越來越為自己的“荒唐”和“不道德”感到無地自容。他在給醫生的信中焦急地問:“我是不是同性戀?”【心理醫生點評】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的性愛對象指向同性個體,以同性作為性欲滿足的對象。就是說,同性戀者僅對同性產生性愛的思想、感情和性愛行為,而對異性則缺乏或明顯地減弱性愛傾向,甚至厭惡并加以排斥。
同性間的相戀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應注意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將之視為同性戀:
第一種情況是,對同性的愛慕和追求僅限于自己的憧憬和幻想之中,而沒有實際的性接觸和性行為,或者說僅僅是同性愛慕,或精神性同性戀。這不屬于真正的同性戀。
第二種情況是,有些人因處于特殊環境條件下,如寄宿學校、軍營、遠洋生活等,屢屢發生同性間的性行為,稱為境遇性或代替性同性戀,這些人的行為并非頑固成癖,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者。
第三種情況,對同性和異性都保持著性愛迷戀傾向,也包括思想、感情以及性愛行為。但這種人也難以建立和維持與異性成員的家庭關系,一般稱為雙性戀者,屬于性指向障礙的一種類型。
李君自幼膽小、自卑懦弱、沉默寡言、優柔寡斷,具有這類性格特點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過分依賴他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力也比較弱。在中學階段以及后來,遭遇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被動屈就,導致性取向的混亂,懷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戀。又因為社會公眾及本人不能理解、接納同性戀者,造成心理上沉重的壓力、煩惱,并終日為此感到痛苦、焦慮、抑郁。但僅根據以上情況并不能下定論,建議李君不要有什么思想負擔,應盡快到醫院去就診,接受針對性的幫助。
應該認識到,同性戀并非病態,在追求獲得性快感和性滿足上,他們與異性戀者并無本質的不同。我國最新修訂的《中國精神障礙診斷標準》(第三版,2001)重新修訂了同性戀的診斷標準,不再籠統將其視為病態,而有區別的視之為一種性取向障礙,以助于與國際診斷標準接軌,也符合社會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