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6日夜晚,東海長江口外夜霧迷茫,細雨霏霏。“民主三號”顛簸著在霧海中航行。“民主三號”是上海海運局的一艘客輪,噸位3500多噸,上下五層艙,客艙四層。當時載客1300多人,貨物3200多件。當日下午4時,離開上海港16鋪碼頭,向寧波港駛去。出了吳淞口,海域起霧了,風力5——6級,中浪;天下著細雨……
“民主三號”在這條航線上是熟門熟道了,輪船依然航行著。至下半夜,小雨轉中雨,風力也增大到6——7級,陣風8級,涌浪增大。輪船顛簸得厲害,許多旅客不能入睡。突然,“吭啷”一聲巨響,接著是強烈的震動。當時乘坐該輪的華東海軍第六艦隊政治委員李長如同志從夢中驚醒,急向駕駛室走去。這時輪船兩舷走廊和艙室中間走廊,站滿了走出住艙的旅客,他們滿臉疑慮,不知出了什么事,驚恐不安,議論紛紛;也有去搶救生衣的。李長如到駕駛室,見船長和船政委正忙著組織堵漏,情緒緊張。李當即向船長和船政委自我介紹:“我是華東海軍六艦隊政治委員李長如,你們船出了什么事故?”船政委說:“我們船觸礁了!船底艙撞到礁石上,撞開了1米多寬、2米多長的一條大破口,船員拿幾十條棉被堵漏都沒有堵住,現在解放軍和船員還在繼續堵漏。”他和船長商量了一下,又說“我們請李政委指揮幫助搶救!”
原來,“民主三號”輪航行時,已偏離了正常航線10多海里了,4月17日凌晨3時03分,“民主三號”輪撞上了太平山甘嶼附近的暗礁。這里離鎮海口還有20多海里。
聽完船政委的介紹之后,李說:“你們千萬不能驚慌!現在我們解放軍和你們一起搶險,維持秩序,保證旅客安全!你們應考慮萬一堵漏不成,應把下層艙門釘死,阻擋海水進入上層艙室,至少可以緩慢進水!同時馬上動員全體職工,要大家堅守崗位,維持秩序,安定旅客情緒!絕對不許任何人乘救生艇下海逃生!如果你們船萬一開不到寧波,可否選一淺灘擱淺,這樣比沉沒在深海損失要減少。”
輪船干部得知李是海軍六艦隊政委,在乘客中數李職務高,對李的建議很重視。船政委馬上召開黨支委會和各部門負責人會議,把李的建議作了部署。同時,輪船廣播室立即反復播出:
“海軍六艦隊李政委命令:
請大家不要驚慌!保持秩序,保持船體穩定,我們全體船員,一定堅守崗位,絕對不許任何人乘救生艇,擅自下海逃生!”
“你們發出遇險呼救信號沒有?”李長如同志又問道。
“發出了。”
“方位呢?”
“也報了。”
當時搭乘“民主三號”客輪的解放軍干部、戰士約有300多人,其中有陸軍第二十軍的干部、戰士150人左右,海軍舟山基地和第六艦隊以及其他海軍部隊的干部、戰士也有150多人。李長如同志從駕駛室出來,馬上來到上層甲板,把這300多名不知姓名、年齡、職務的陸、海軍干部、戰士組織起來,維護秩序和保護旅客安全。輪船出事之后,許多干部、戰士就已自發地主動幫助旅客提行李、背小孩、扶老人從下層艙到上層甲板。面對站滿上層甲板的驚慌不安的旅客,李長如同志很快意識到,萬一發生混亂,其中的老人、婦女、兒童,就會被擠掉海里,感到責任重大。他馬上拿過話筒,首先說明自己身份,對解放軍的干部、戰士說:“戰友們!現在‘民主三號’遇難,我們解放軍同志有責任做好搶險工作!維持秩序,保護旅客安全!現在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我們軍人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應當挺身而出,以舍身救人的精神,保護全體旅客的安全,維護好秩序,不讓任何人下海,不讓一個旅客落水。為了保護好老人、兒童、婦女的安全,防止風浪把他們卷進海里,我要求在場的解放軍干部、戰士,都站到兩舷的欄桿邊上去!”李長如同志這樣一講,解放軍的同志立即自動組織起來,站到甲板的兩舷,形成了一道人墻,把群眾圍在甲板的中間。
輪船的廣播室又重復播出:“李政委命令:解放軍的同志站到船甲板的兩舷,形成人墻,保護群眾!共產黨萬歲!解放軍萬歲!”
隨后,李長如同志轉向群眾進行動員。他說:“旅客同志們,我們船觸礁了。現在船員和解放軍正在奮力搶險堵漏。我們船還能航行,正在往岸邊靠近。我要求大家要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任何人不能下海逃生,有幾百名解放軍指戰員在你們身邊,保護你們。因此,大家要聽指揮,自覺維護秩序。年青力壯的同志要照顧好老人、兒童、婦女。同時向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我們海軍和寧波港已接到‘民主三號’遇險信號了,很快就會有軍艦和船只開來營救我們!”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旅客們看到解放軍的干部、戰士,不顧自身安危,站在最危險的地方,保護他們的安全,大家的情緒穩定下來了。大家說:有解放軍和我們在一起,我們放心多了。
大約凌晨三時半左右,底艙的水已進滿了,但船仍保持一定的動力,緩慢地向岸邊航行。陣陣海浪已打到上層甲板,人們的衣服已濕透了。天很黑,雨停了,但大霧依然彌漫著海面。此時有人報告,在我們船的右前方,隱隱約約有兩個亮點。李長如同志判斷,這兩個亮點,可能是漁船。于是,他請船長放下一艘救生艇,派了七八名海軍干部乘艇去查明情況,并交待如是漁船,即說明情況,請他們來營救我們;結果是兩艘打魚的機帆船,并把他們動員來了。大家見到機帆船,十分高興,而李長如同志卻又產生了一種擔心,輪船正在慢慢下沉,兩艘機帆船不可能把1300多名旅客都載走,在這生死緊要關頭,眾多旅客能否聽從指揮,會不會有人搶先逃生而引起混亂呢?他和輪船干部商量了一下。
于是,輪船的廣播又響了:“李政委命令:先讓老人、兒童、婦女乘機帆船返寧波港!請大家維護好秩序,幫助攙扶老人、兒童、婦女上船!”
真不愧是偉大的人民!在此生死關頭,眾多的人們聽從指揮,不僅沒有搶先離船,而且扶老攜幼井然有序地上了機帆船。……
人們見到一位解放軍干部幫助一名婦女拎著一個籮筐,籮筐里睡著一對孿生子,這位干部把這位婦女和一對雙胞胎送上了機帆船;這位婦女流下了熱淚,對著籮筐里的孩子說:“寶貝啊!解放軍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哪!你們長大了千萬別忘記解放軍叔叔呀!”另一位解放軍干部攙扶著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小孫女上了機帆船,老太太淚流滿面,緊緊握著這位干部的雙手,一再感謝。可這位干部卻因肩上背著東西、雙手扶著老太太和她的孫女,下船時把腿碰傷了,鮮血順著他的腿往下流,但他沒叫一聲苦。
就這樣,數十名解放軍官兵和旅客,迅速地將400多名老人、兒童、婦女扶上了機帆船。當兩艘機帆船開走后,大家的心情也輕松多了。
兩艘機帆船開走不久,“民主三號”客輪的下面三層艙都已進滿了海水,船首上翹,船很不平穩。這時,天已放亮,大霧也退了,但涌浪仍然如狼似虎地怒吼著。正在這時,客輪終于在一個淺灘上擱淺了。船也平穩了。但海水已經漫到甲板上,人們半截身子都浸泡在海水里。“民主三號”客輪沉沒了,上層甲板露出海面不到1米。
大約在五時左右,從舟山方向開來了七八艘艦艇,由第六艦隊副司令員馮尚賢同志率領趕來營救;同時寧波軍分區也開來幾艘船只。旅客們看到這么多艦船前來搭救他們,一時沸騰起來了,大家流著喜悅的淚水相互擁抱,忘記了還身陷海水之中,興奮地高呼:“共產黨萬歲!解放軍萬歲!毛主席萬歲!”站在李長如同志身旁的一位50多歲的像是大學教授的旅客對李微笑著說:“共產黨和毛主席培養出來的這支人民解放軍,在危急的時刻,愛護人民搶救人民的生命財產,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營救船只有秩序地把“民主三號”上的全部旅客送到營救船上,一直送往寧波港。既是旅客又是參加搶救遇險旅客的人民解放軍陸、海軍干部、戰士,在旅客全部撤離客輪之后,才隨營救艦船撤離“民主三號”客輪奔赴各自的戰斗崗位。“民主三號”客輪的船員們,在做好船上的善后工作后,也撤離“民主三號”客輪。
一場驚心動魄、關系生死存亡的搶救“民主三號”遇險旅客的特殊戰斗勝利結束了,1300多名男女老幼遇險旅客,沒有一個傷亡,沒有一人落海。
(責任編輯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