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堅定地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堅持愛國團結的政治宗旨;內容上繼續拓寬領域,風格上再求多樣。凡對促進愛國團結、促進改革開放、促進實事求是、促進百家爭鳴有利的紀實性文章和極少量評論性文章均可發表。
本刊將以重要篇幅介紹對現實有積極借鑒意義的中共重要歷史人物、重大事件,介紹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國民黨、民主黨派人士以及愛國人士(包括港、澳、臺及海外華僑、華人代表人物)和相關事件;介紹對中國社會發展有積極影響的近代、現代歷史人物,如孫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動及有關事件;介紹清末民初倡導愛國、民主、科學、社會改革開放的人物及思想;介紹宋元明清各代有關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事件與人物;介紹我國科教、軍事、文藝、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醫藥、衛生等各領域有重大貢獻的人物。對中國社會有負面影響的帝王將相及軍閥、政客和有關重大事件,也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作適當介紹。
本刊還將介紹為我所用的外國歷史題材,如某些國家在改革開放、經濟轉型、環保建設、反腐倡廉等方面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與事件;介紹歐美反封建主義和專制獨裁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社會改革開放的各種思潮及其人物。對中國文化、科技有重要貢獻的歐美文人、傳教士等也適當介紹。
本刊對當代各種人文題材將分別開辟《時代風》、《新視點》、《民族園》、《同心結》、《摯友情》等欄目予以反映。
本刊還將在“文薈苑”、“古鏡臺”、“遺聞錄”、“九州景”’等欄目中繼續刊登談古論今、反映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軼事舊聞,以及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資料掌故等方面的文章。
特別希望熱心支持本刊的專家、學者,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各學會、研究會、地方志編委會等部門工作的人文歷史工作者,參考上述約稿范圍,踴躍賜稿。
二、投寄本刊的稿件,要求真實可靠,內容(包括細節)不可有任何虛構,文內重要引語、引用資料應注明出處。凡不是耳聞目見的重要題材,應將資料來源、有關事件出處、采訪對象等在文后說明。因抄襲他人作品或因未注明資料出處而引發的著作權糾紛,以及因重大失實而引起的訴訟,由作者承擔責任。
三、撰寫在世人物的專題稿件,應請當事人看過,并簽注意見。
四、作者投稿原則上應一稿一投,如一稿多投,請予說明。
五、作者投稿請自留底稿,本刊不用的稿件一般不退。需退稿者,請附足郵資。投稿半年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作者可對稿件自行處理。
六、本刊處理來稿時,尊重文章原意和風格,必要時將作適當刪改。
七、來稿發表后,將及時寄去樣刊和稿酬。
八、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龍源國際名刊網》全文數據庫,刊發文章著作權的使用費已與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給了作者。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說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炎黃春秋雜志社編輯部
聯系地址:北京西城區月壇南街69號
郵政編碼:100045 電話:68534879
聯系人:程理嘉 趙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