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我奉命參加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代表團出訪歐洲,走了四個國家。我在芬蘭、德國等地,發現二戰歷史和戰后歐洲歷史被歪曲得很厲害,一切都是“共產黨不對”。我聯想起在國內,也有一些誹謗、誣蔑共產黨和紅軍的謠傳,長期未能得到澄清。如關于“紅軍長征到貴州茅臺時,戰士在茅臺酒廠的釀酒池里洗臟腳”這個影響惡劣、傳播甚廣的謠言,解放幾十年來從未有人公開予以澄清。我想我們這一代人活著時不澄清這些謠言,將來會像今日歐洲那樣,把謠言當真事。
從歐洲回國后,我在2001年11月20日給張愛萍將軍寫了一封信,請他出面澄清這件事,我在信上說:解放前,國民黨統治區流傳一種說法:紅軍長征到貴州茅臺時,戰士在茅臺酒廠的釀酒池里洗臟腳,敗壞了茅臺酒。西方一些學者把這個謠傳當真事寫進書里,在世界各國傳播。
近年,我曾親見國內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在大庭廣眾中說:長征時期的紅軍官兵沒有文化,很粗野,占領了貴州茅臺鎮,居然在茅臺酒廠的釀酒池里洗臟腳。據說,他就是從外國人寫的書里讀到的。
這類傳言對紅軍的形象有很大損害,任其流傳,會貽害子孫后代。
在今日中國,參加過長征,到過貴州茅臺鎮的老紅軍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希望您能出來澄清這件事。
我在信上說:這幾十年,我每次聽到這種謠傳,都站出來反駁。我著重講兩點:
(一)釀酒池里并無酒,不可能在釀酒池里洗臟腳。至于酒窖里盛成品酒的酒壇、酒罐,那壇口、罐口很小,人不可能把腳伸進去洗。
(二)把烈酒倒來“洗腳”,是川南、黔北一帶的常事。我的老家在四川南部的榮昌縣,離赤水河上的茅臺鎮不遠。我們那一帶民間有個習慣,走長路腳走痛了,夜里睡覺前倒些烈酒在腳上、腿上,用手使勁搓洗,以減輕疼痛,緩解疲勞,俗稱“用燒酒洗腳”。但是我畢竟沒去過茅臺酒廠,更沒有親見紅軍過茅臺鎮的情景,缺乏權威性,因此,懇請您親自出來澄清此事。
張愛萍將軍很快給我回信,說明了事實真相。張將軍回信的全文是:
喻權域同志:
你11月20日的來信,收悉。
應你信中要求,在此介紹我曾經歷的有關情況。在紅軍長征途中,為緩解連續長途行軍的疲勞,上級規定,只要條件許可,每到宿營地,我軍指戰員都要燒熱水泡腳,然后用燒酒搓腳板。各級領導對此都很重視。營、連領導還要親自進行檢查。當我紅軍部隊經過茅臺鎮時,每個連隊的炊事班,都用伙食挑子擔上茅臺酒,以備晚上宿營時供戰士搓腳用。
看了你信中關于有人污蔑紅軍戰士在茅臺酒池洗臟腳的事,不禁使我聯想到,當年我紅三軍團長征經過川西天全時,我和彭雪楓同志在天全圖書館內發現國民黨的《申報》,報上載有紅軍的蘇聯顧問李德跳進茅臺酒池里洗澡的奇聞。當時這類造謠污蔑令人可氣又可笑。
以上供你參考。
張愛萍
2001年11月28日
為了使敘述準確,我把寫給張老的信復印,寄給我的老朋友、四川宜賓縣紅樓夢酒廠廠長陽治國,請他指教。這位辦酒廠幾十年的釀酒行家,從酒的制作過程說明“釀酒池里洗臟腳”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給我的回信說:
酒是糧食發酵后,經過蒸餾而生產出來的。我們宜賓的紅樓夢酒廠、五糧液酒廠以及云、貴、川的其它酒廠,都選用優質的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等糧食,按一定比例和標準混合,粉碎后,與一定比例的母糟和糠殼充分拌勻,加入適量水潤糧,入甑去蒸。蒸熟后,起甑,放在攤場上攤涼至適宜溫度,加入適量的藥,充分拌勻,然后裝入窖池,用窖泥密封好,使原料在窖中充分糖化、發酵,產生酒分子。把發酵后的酒糟裝入甑里蒸餾,酒糟里的酒分子變成氣體,經過‘過汽筒’(俗稱‘煙桿’),進入冷餾器(冷餾器放在冷餾缸里,冷餾缸里需裝滿冷水)冷卻,轉化成液態酒,流入酒壇。由于氣體酒的溫度很高,過汽筒很燙,冷餾缸里的冷水會很快變成熱水,不能起冷卻作用,所以要不斷地往冷餾缸里加冷水,排除熱水。排出的熱水可以用來洗腳、洗澡。
那些造謠、傳謠、信謠的人太缺乏常識了。酒是揮發物,誰會把酒裝在釀酒池(發酵池)里讓它白白揮發掉呢?發酵池里只有酒糟、糧食和少許黃水,怎么可能在發酵池里洗腳呢?這純屬無稽之談!
這類謠傳對我們的紅軍戰士形象損害很大,完全是造謠中傷,希望通過傳媒盡快澄清這種謠傳,給我們紅軍戰士正名,還我們紅軍戰士一個清白。
(作者是全國政協委員及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
(責任編輯 林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