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蓬的利伯維爾,有許多婦女協會組織的舞蹈隊。這些身體肥碩的女士們除了身材健壯外,還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她們的服裝后背上無一例外地畫著國旗。由于服裝開口很低也很短,所以從后面看顯得很滑稽。同行的人將其戲稱為“國旗畫在屁股”上。
從審美的角度看,加蓬的女士們穿國旗裝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加蓬的國旗由綠色、黃色、藍色三個平行的長方形自上而下組成,身材較胖的女性穿上,看上去苗條多了。
加蓬國旗上的三人顏色其實有它獨特的含義。處于熱帶的加蓬森林覆蓋率占全國土地面積的80%,原木儲量超過3億立方米,它所出產的烏木、紅木和黑檀木歷來是歐洲家具商們垂誕三尺的原料,加蓬因此被西方新聞媒體稱為“綠金之國”、“木材之國”,所以國旗中的綠色代表著浩瀚的原始森林,而黃色和藍色則分別代表陽光和大海。
加蓬國旗的演變也代表了加蓬從殖民地走向獨立的歷程。1953年加蓬取得了初步的獨立,由法國的殖民地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后,加蓬國旗的旗角上保留了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種顏色。在取得完全獨立后,加蓬政府將藍、白、紅三種顏色去掉,五種顏色湊在女士們服裝的后背上,看起來一定很令人難受。
和國旗比起來,加蓬的國徽簡直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工藝品。它是于1963年由瑞士著名的文徽設計專家路易斯·米勒制造,國徽狀為盾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繪有一只索具齊全、鼓滿風帆的黑色帆船,船尾飄揚著國旗,藍色的大海波浪起伏,帆船在陽光下乘風破浪,全速前進。它象征著作為加蓬經濟命脈的海上交易,又寓示著國家爭取民族進步和繁榮的堅強決心。上半部繪有綠地襯托的三個金色圓球,象征著國家豐富的礦產資源。要知道小小加蓬的錳礦居然占全世界儲量的25%,被稱為“礦產之邦”。盾徽的兩側各有一只黑色的豹子,兩豹的前爪扶持盾徽,后爪立于藍色的飾帶和蔓延生長的樹根上,盾徽后面是一棵樹枝葉繁茂的黃色奧庫梅樹。大奧庫梅樹是加蓬的特產樹種,象征著加蓬豐富的森林資源。盾徽上方的樹冠上有一條白色的飾帶,帶上用黑顏色寫有拉丁文“團結使我們進步”的字樣。盾徽的下方有一條藍色的飾帶,帶上用黃顏色定有法文的“團結、勤勞、正義”字樣。
在加蓬的舞蹈樂曲中,最有名的樂曲是國歌。這支帶有明顯打擊樂曲調的國歌唱起來非常鏗鏘有力,在群眾們熱烈激昂的舞蹈節奏中,聆聽這首歌曲,確實有蕩氣回腸之感。歌詞的大意是:云散見艷陽,大地放光芒,媽役和恥辱,一去無蹤影。驅散愁烏云,光明大道行,從今盡行善,戰爭無蹤影。親密如一人,加蓬已覺醒,萬眾成一心,幸運與國行。歌詞體現了加蓬人樂觀向上,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聽起來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