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歡坐火車旅行的人們來說,日本如蛛網密布、穿越大城小鎮的鐵道系統,幾乎可以說是鐵道玩家的天堂。有多次日本鐵道旅行經驗的鄭銘彰便認為,日本的鐵道旅行之所以能讓這么多人著迷,答案便是那本厚厚的時刻表以及準確的時間觀念。
鄭銘彰覺得:“那1000頁左右、如同電話簿大小的全國交通時刻表像極了‘數字怪獸’,它不時發出催眠魔力等待著旅人的挑戰及破解。”而更令人打從心底佩服的,是這本時刻表的檢索體例以及資訊更新的時效,能讓每一個旅人放心地相信時間準確,對來自海外的到訪者而言,日本確實是一個極為體貼旅行者的鐵道樂園。”
日本的火車常常會讓旅行者驚艷的感覺。不少的鐵道公司引進了現代的工業設計整體規劃了列車,不只外型光鮮亮麗,內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座椅設計也讓旅客坐座舒適。最令人佩服的是火車的外部涂裝,采用了與大自然環境搭配的色系。例如“湘南色”電車的深綠色與橘色,代表的是沿線盛產的茶葉與柑橘;“橫須賀色”的深藍色與米黃色,強調的是太平洋的海藍與海灘上的細沙。
今年年初,日本發表了山陰本線新型187系高速客車置換計劃。這新車的外觀以鮮明的黃色搭配青亮的藍色,便是為了讓日本海以及沿途的湖光山色能夠美麗地映現出快速流動的列車。
日本鐵道豐富的列車名,也是讓旅者深入一探日本文化的起點。這些列車名通常取自山岳、河海、湖島、動植物、古國名、天空星宇、自然現象。對于外國人來說,從對列車名的了解便可以增長不少知識與觸發旅行中的趣味。比如說,外國人很少有人知道島根縣外有個群島叫“隱歧”,可是坐過特急列車“隱歧”和乘客,大概就會聽過這名字。
同樣的,很多人對于日本的古國名不甚熟悉,,但是當您搭上高山地區的特急“飛驛”,或山陰本線的“出云”時,便會了解到原來這些地方以前是屬于“飛驛”或“出云”的國度。再深入一些探索,還會發現出云地方之所以保持完整的自然風光,乃是因為自古以來這里就被日本人視為神話國度,是非常神圣的靈域,所以大多數的人造建物都盡量維持傳統,并保持山的自然完整,而這都與“出云神話國度”有關。
日本人對于火車的經營點子也常常是讓人折服的。像連接本州與北海的道間的青函海底隧道,原本黑漆漆的地底隧道車站沒有什么特色吸引人,但是經由鐵道經營者靈機一動把海底站改成“卡通小叮當”的世界后,便成為了觀光的賣點。這種“活化”鐵道特色的作法,在日本各地方鐵道可說不勝枚舉。像位于日本東京灣灣房總半島上的小湊鐵道,即是在鐵道沿線與車站周邊種植各種美麗花卉而營造出有著“花國旅路”特色的鐵道。在這條鐵道的沿線,一株株的櫻花樹總是在花季時吸引了好多人來這兒賞花,甚至特別搭火車一游;而終點車站旁種的千葉縣之花——金黃色油菜花,也讓人感覺地面上仿佛敷了一層美麗的黃地毯,總是引發出旅客的一聲聲驚嘆。類似的風格列車往往給了旅行者難忘的回憶,如納涼列車、榻榻咪電車、俳句列車、火爐列車、居酒屋電車,都讓日本的鐵道有著迷人的特色。
老實說,在日本做鐵道旅行,常常會讓人感動于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對自身歷史文化的重視。一個認真的旅行者會發現:日本鐵道的迷人風情加上列車準點、干凈的服務,在日本做火車旅行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是旅行者的最愛。
[摘自臺灣《青春晃舞——日本鐵道紀行》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