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海灣戰(zhàn)爭結束后,一位前空軍飛行員,身染一種名為重度肌肉無力癥(ALS)的疾病,在死亡的威脅面前,他數(shù)次對當局提出質疑,促使軍方揭開這種怪病之因……
戰(zhàn)爭后遺癥
空軍少校邁克爾·多內利在海灣戰(zhàn)爭期間堪稱空中霸王。他駕駛著F-16戰(zhàn)機以每小時1,000英里的速度穿越伊拉克的領空,避開敵方地面防空炮火的阻擊,執(zhí)行轟炸伊拉克生化武器制造工廠和化學品倉庫的任務。
然而,時隔11年后,在康涅狄格州多內利的家中,大家再次見到他時,這位當年身高6英尺的壯漢竟然衰弱到了自己不能將輪椅從臥室推到書房的地步。
時年43歲的多內利是56名海灣戰(zhàn)爭退伍軍人中被診斷為(ALS)病癥患者之一。這是一種致命的神經機能病癥,它能破壞大腦與脊髓的神經細胞,使肌肉喪失能力,最后導致死亡。現(xiàn)有半數(shù)的病人已經離開人世。剩余的患者,也幾乎和多內利一樣:自己不會穿衣、進餐需別人喂食、說話含糊不清、呼吸也要依靠呼吸器的幫助才行……病者苦不堪言,親屬的精神上同樣遭受折磨,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同是從海灣戰(zhàn)場歸來的45歲的老兵J·卡德龍,首次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癥狀是在1997年的圣誕節(jié)前夕,當時他正在華盛頓州的公寓外,準備懸掛圣誕節(jié)的裝飾物。“我用右手拿起彩燈,幾次用力朝上舉,可就是掛不到釘子上面。”他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我還在想,天啊,準保是天氣太冷了,手都伸不直了。”兩年以后,他被查出患有ALS病。
美國國防部和退伍軍人管理局最初公布的報告包括了部署在海灣地區(qū)的近70萬人員的情況,但是并沒有對ALS病的發(fā)展過程等問題做出答復。這份文件證實了老兵們的猜測,美國官方不承認這種病與戰(zhàn)爭環(huán)境有關。政府部門的調查結果引起了退伍軍人強烈的不滿。
多內利認為患有ALS病是由于曾44次駕機轟炸伊拉克造成的。他在和妹妹丹尼斯合著的名為《隼的哭泣—沙漠風暴記實》的書中寫到:“云霧狀的放射性塵埃騰空而起,當我們打擊伊拉克生化武器庫時,我就在該區(qū)域的空中飛行。”
戰(zhàn)爭結束后,多內利和妻子蘇珊及兩個孩子遷到了謝帕爾德機場。1996年,這名飛行員便出現(xiàn)了ALS病的早期癥狀:行走異常、肌肉無力。后被確診為ALS癥,醫(yī)生估計他只能活2—5年時間。
向當局要說法
多內利確信疾病與戰(zhàn)爭有關。一家人從此便開始了四處奔走,列舉大量事實證明ALS病就是海灣戰(zhàn)爭化學品毒害的結果。他們多次向政府請愿,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在國會做證,游說議員,利用各種方式與當局接觸,向他們討要說法。參加呼吁行動的不僅有多內利夫婦和他的妹妹,還有多內利的父母。多內利的父親已經68歲了,退休前曾任康涅狄格州立法委員,他不顧年邁體弱,幫助追尋其他身患ALS病癥的老兵,為調查取證提供了大量線索。得克薩斯州立大學西南學院首席流行病學專家羅伯特·哈雷醫(yī)生1994年以來一直從事研究與海灣戰(zhàn)爭有關的健康問題,他感慨道:“公平地講,如果不是多內利一家的多方訴告,這個問題還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
多內利一家為了自身的權益,向當局進行了長達6年的申訴。經過有關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細致的調查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近幾周來官方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戰(zhàn)爭期間在波斯灣服役的士兵患ALS病的可能性是在這個地區(qū)以外的士兵的兩倍。
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不久前作出決定,每月向患病的老兵支付2163美元作為補償,這意味著當局政策的改變,承認了ALS病與化學物品的影響有關。士兵們的控告取得了勝利。
去年12月,多內利聽到了政府的這一賠償計劃的消息,但是,對他來說,表達內心情感已經極為困難。妻子蘇珊清洗干凈他的呼吸器導管之后,妹妹丹尼斯在一旁提醒著,大聲地念著字母表,這名前飛行員遲緩地抬起眼睛,輕輕地挑選著字母:“非常吃驚和感到意外,”他費力地用手勢比劃著,“從沒有想到會看到這一切。”
醫(yī)學界的難題
但是事情遠非那么簡單,ALS病的起因仍然撲朔迷離。
現(xiàn)已清楚5%—10%的病例是遺傳因素造成的,其余的患者,專家們認為是人體基因受到外部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科學家們稱,但是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么如此之多的老兵在二十多歲就染上了ALS癥,這個年紀要比常規(guī)發(fā)病的時間提早了幾十年。“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因環(huán)境關系損傷了神經系統(tǒng),病變成為ALS癥,需要一生的時間。”哈雷醫(yī)生說,“假如這些老兵已經受到了疾病的影響,他們自身的基因免疫系統(tǒng)可以進行彌補,因此發(fā)病的時間就可能比較晚。問題是他們曾經在大劑量有毒物品的環(huán)境下生活過,得病的時間就會提前許多。”
又會是哪種有害物質導致ALS呢?目前,仍舊無人知曉。
一名軍醫(yī)在海灣地區(qū)駐扎了7個月,幫助搭建一座野戰(zhàn)醫(yī)院,曾先后接觸過幾十種藥物和殺蟲劑,醫(yī)生們搞不清是一種物質還是多種化學品的相互作用最終誘發(fā)了ALS病。
另件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是俄克拉荷馬州的退伍軍人杰拉爾德·豪克的死亡案。豪克從未去過海灣。2001年1月的一天,這名56歲的前空軍機械師因ALS病去世。過了一年,他的52歲妻子琳達也由于ALS病撒手人寰。ALS病屬非傳染病,夫婦二人同時死于此病實屬罕見,幾率約為十億分之一。豪克的兩個女兒懷疑是一種含毒物質致使父母發(fā)病的。“我父親知道他的病是在軍隊服役時染上的。”豪克的女兒吉娜說。豪克60—70年代參加過越南戰(zhàn)爭,接觸過化學橙劑。眼下,豪克曾在此訓練過的凱利機場已在機場附近的居民和當年的雇員中展開調查,查找夫婦兩人患病的真正原因。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對ALS這種頑癥進行新的探索,同時也在尋求更妥善的治療方法。“我們已經取得了小小的成績,”多內利吃力地用字母拼寫出他的想法,“但這只是擊落了敵機,炸敵人的目標才是完成了任務。我的身體恢復了,才是真正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