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人不會忘記娜塔麗·波特曼——那個精靈般美麗古怪的小姑娘,在殺手萊昂為她復仇而死后,她抱著萊昂心愛的盆景一晃一晃地走在大街上,綠葉下一張秀麗無比的小小臉孔,上面寫滿了堅強與悲傷。
于是,全世界的觀眾都在這一刻熱淚盈眶。
現在,小姑娘長大了,變成了勇敢高貴的女王——在《星球大戰前傳》里。
高智商的冷美人
如果說《星戰前傳之幽靈的威脅》讓娜塔麗·波特曼一舉成為了全球明星,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正在滿世界熱映的《克隆人的進攻》將使這個21歲的美麗女孩星途無可限量。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對此大好前程,娜塔麗·波特曼本人卻并不熱心。今天,當全世界都在為《星戰前傳》如醉如癡的時候,她已經在哈佛美麗安靜的校園里專心致志地攻讀著大學課程了,專業是:臨床心理學。
在人人渴望出名的好萊塢,她的選擇無疑是古怪的——放著坦蕩星途不要,去讀什么心理學!可熟悉娜塔麗的人都知道,她從來都是好萊塢的一個異類:當與她同齡的好萊塢童星們在私立貴族中學里混日子時,她讀的是公立學校,而且門門功課成績居然都是“A”;當電影公司里充斥著頭腦簡單、模樣成熟的漂亮姑娘的時候,娜塔麗卻依然羞怯、清純——盡管她的表達能力和敏銳頭腦已經讓導演們不時地驚嘆甚至困惑;在無數女星為了成名不惜犧牲一切的今天,她卻堅持滴水不“露”,從不出演任何帶有恐怖或色情成分的影片,原因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她不想讓他們有任何不安。
作為一個公認的高智商美女,娜塔麗·波特曼從不諱言自己交友時的清高和謹慎,“我只喜歡和我差不多的人交往。”所以她選擇哈佛。
而在天才云集的哈佛里,娜塔麗現在過得很是開心,“我身邊的人都非常出色。就拿我宿舍的人來說,她們中有一位曾經與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同臺演出;另一位則出過詩集。另外,我也認識一些參加過奧運會的同學,他們簡直太棒了!”
星路風云
1981年6月9日,娜塔麗·波特曼出生于耶路撒冷,父親是醫生,母親則是藝術家。娜塔麗3歲時,他們舉家遷居美國。
1992年,在一家專營比薩餅的快餐店里,11歲的娜塔麗跳入了露華濃公司的星探的視野。星探覺得這個靈秀美麗的小姑娘天生就是做模特的材料,但娜塔麗和她的父母卻覺得模特行當太過復雜,對身材的要求又苛刻,小娜塔麗向影視方面發展會更合適。
于是,在模特公司的推薦下,娜塔麗進入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劇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呂克·貝松,飾演殺手的則是讓·雷諾。但即使是讓·雷諾和加里·奧德曼這樣的超級明星也遮擋不住娜塔麗的光芒,全世界的觀眾都記住了她那張既像天使又像妖魔的精致面孔。
此后,她一邊讀書,一邊陸續出演了幾部電影,像《火星人入侵地球》《人人都說我愛你》《美麗女孩》等等,獲得了評論家們的一致好評。
但事情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是,娜塔麗完全可以更加大紅大紫——假如她不是推掉了另外幾部更有影響的大片的話。
她曾拒絕出演著名大片《冰風暴》,因為她覺得影片“太陰暗”;她還拒絕了《洛麗塔》(該片的同名小說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和最有爭議的作品),理由是影片太“低劣”;1997年,她甚至推掉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次的原因是,她要準備演一部舞臺劇——《安妮的日記》。為此,她失去了和萊昂納多一起紅遍全球的機會,但換來的卻是劇院觀眾的熱愛——在近一年的演出中,每次演出完成后,她都能贏得長達一小時的熱烈掌聲。
娜塔麗說,這些決定都是她自己做出的,但她也承認,她不會接受可能讓父母不安的影片。“因為,對我而言,讓父母感到快樂與驕傲更加重要。如果冒犯他們,我會比失去某些愚蠢的影片中的角色更生氣。”
不一定當演員
當然,在《星球大戰》里出演美麗高貴的女王是不會讓她的父母不安的,讀哈佛就更不會。
在哈佛,娜塔麗用的是祖母的姓氏——她不希望有人打擾她的生活,就算是自己的影迷也一樣。“我不愿意與陌生人交往。也許有人覺得我這樣做不太禮貌,但我確實不需要這樣的交往。”娜塔麗的話里流露出幾分“冰美人”的本色。
在好萊塢,人們正紛紛地稱娜塔麗為“小奧黛麗·赫本”,因為她精致完美的五官和天生優雅的氣質實在太像赫本了。
但是要不要做赫本第二呢,娜塔麗還沒有拿定主意,“我現在仍然不知道表演是否是我愿意一輩子去做的事,因為其它可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仍然熱愛表演,但我將來也完全可能從事其它職業。”這些職業包括:醫生(尤其是獸醫)、宇航員、作家、馬路舞者、科學家、攝影師,以及一切“有趣”的行當。
是的,21歲的她聰明、美麗、有名,就讀哈佛,成績優良,會四種語言,在這樣一個女孩的身上,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