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國百萬富翁后代的“命運”已大不同從前了:越來越多的美國富翁已經明白表示,不會把財產全數留給下一代。美國首富比爾·蓋茲就曾不只一次地公開表示,他留給后代的財產不會超過1億美元,因為他希望他的子孫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不要染上“富裕病”。
所謂的“富裕病”就是生活缺乏目標,“也就是缺乏每天早上為什么要起床的動機,”一位專幫有錢人管理財產的律師這樣解釋。
由網絡科技而致富的矽谷百萬富翁霍曼也認為,他今天功成名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當年自己付學費念大學,因為父親宣布破產,迫使霍曼半工半讀完成了大學學業。“當我開始自付學費后,我的學習成績整整進步了兩倍?!币虼?,這位網絡公司的執行長相信,他從旁提供幫助、甚至全不資助子女的學費,會使他的3名子女更珍惜教育機會;更有機會出人頭地。
不光是企業家有這樣的想法,好萊塢的許多大明星也以這樣的價值觀教育下一代。領養兩位小孩的柯蒂斯就表示,她希望她的小孩能夠自己有能力支付餐廳的帳單,而不是買下整家餐廳,然后開除服務生。
演員羅賓斯也說:“在我周遭,我看過太多繼承父母遺產卻不學好的渾小子。”
這些希望后代像一般人一樣念書、工作,進而累積自己財富的億萬富翁們,越來越流行以設立“家族信托基金”的方式,在子女不同階段,給予一定額度的金錢資助。
有些富翁爸媽要求子女自力更生念完大學甚至研究生以后,才會允許他們動用家族信托的金錢;也有人更規定子女要自己繳清信用卡的貸款后,才能動家族信托的腦筋。擁有許多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客戶的律師史托說,有個猶太裔的千萬富翁就鼓勵后代到以色列的集體農場工作;另一個億萬富翁則設立“家族諾貝爾獎”,獎勵在社會服務上表現杰出的子孫。
史托認為:“這些富翁并不是不想把財產留給后代,也不是要剝奪子女獲得財產的權利;然而現實就是,過早給子女太多的金錢對他們的人格養成并沒有好處?!?/p>
不過,與霍曼抱持相同想法的美國富翁,多是屬于西岸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第一代,或是因為新經濟致富的科技新貴。不同于美國東部的傳統世家,諸如肯尼迪和洛克斐勒等富豪家族,這些西岸的富翁中,多半出身于中產階級,甚至是藍領階級,這些人現在已在美國富翁中為數不少。美國信托的調查研究顯示:在美國,只有10%的百萬富翁財產來自于繼承;46%的百萬富翁的財產來自于自行創業?!陡槐仁俊返恼{查也發現:美國6位最有錢的富翁都是白手起家,而百萬富翁每周平均工作56個小時,且高達96%的新經濟富翁視認真工作為累積財富的必要條件。
替微軟公司許多百萬富翁擔任律師的史蓋樂說,他的客戶們認為,不留財產給子女,反而能讓子女們認真工作,并且遠離吸毒、酗酒和游手好閑的混混生活。
美國信托另一項調查發現,來自于中產階級的百萬富翁父母對子女的兩個最大期望是: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自力更生養活自己和家庭,至于累積巨額財富和聲望則是次要的。
不管是東岸傳統富豪世家,或西岸的新經濟財富新貴,馬克·吐溫筆下的19世紀末富豪后代的“鍍金年代”已不復見,然而發生在兩年前,歐洲金融世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后代拉斐爾繼承了龐大家產,卻在23歲時因為吸食海洛因過量橫死在紐約街頭的故事,永遠都是美國富豪們在規劃留給后代財產時最大的警惕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