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家在形容人類大腦時發現了不少新物質,為解開人體之謎增添了科學依據。
記憶物質
為什么有的人會記憶過人呢?美國科學家最近揭開了大腦記憶的奧秘。他們發現,人們對過去事情的記憶完全取決于大腦中的化學物質——鈣爾貝。
生活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對幾十年前的多數人都已經忘記,卻對其中某人或事卻記得很牢。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對這些人或事印象特別深而促使大腦內釋放出特殊物質鈣爾貝,讓這些聯想永久地形成,終身不忘。
鈣爾貝在永久存儲記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化學物質鈣爾貝并不容易釋放(假如是極易釋放的話,人們就能記住生活中每時每刻發生的事),只有在非同尋常的時刻,鈣爾貝才可能釋放。接受緊要任務、重復多次忘記的電話號碼、親身經歷一場激動人心的事件,或者看驚險電影等,都能刺激或振奮人們的神經,促使鈣爾貝釋放。
科學家在對小鼠進行多次實驗后發現,在神經原周圍有大量的鈣控制著鈣爾貝的產生。如果把抑制鈣參與化學反應的藥物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就不會形成鈣爾貝。沒有鈣爾貝,小鼠就連以往經常吃東西的地方都會記不起來。
睡素因子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發現,《西游記》中孫悟空施展的“瞌睡蟲”并非天方夜譚,“瞌睡蟲”確實存在。不過,它既不是什么蟲子,也不是什么微生物,而是一種難以捉摸的天然物質。它就“隱藏”在每個人的大腦中,名為“睡素因子”。
睡素因子是一種肽,結構甚為奇特,包含有4-5種氨基酸,末端還附有一種被稱為胞壁酸的糖,不同于其它人體物質的結構。
實驗表明,只需將1微克的睡素因子注射到家鼠、兔、貓的腦中,便能使它們毫不費力地進入深度的自然睡眠,延續時間可達2-5個小時。
科學家經過極其復雜的工序,終于從幾噸人尿中提取到只有兩三粒砂糖大小的睡素因子,共重30微克。這一發現無疑是當今醫學領域的一大成就。
目前,科學家正爭取人工合成睡素因子,為世界上的失眠患者解除失眠的痛苦。
死亡激素
最近,美國、日本的科學家相繼發現,人體內存在著釋放死亡激素的“喪鐘”,它“隱蔽”在人體頭部大如櫻桃、呈橢圓形的腦垂體內。
腦垂體為人類最主要的內分泌腺,前葉能分泌多種激素。這些激素既包括對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和性功能有益的大量激素;又包括一種能抑制和干擾人體利用甲狀腺素的激素。當這種激素釋放到一定程度時,細胞將不能利用對促進新陳代謝和刺激組織生長、成熟與分化有決定作用的甲狀腺素,從而逐漸衰老死亡。
這種致命激素在人的青春期時就開始釋放,它不斷地損壞與降低細胞利用甲狀腺素的功能。當這種功能完全喪失之日,便是人死亡之時。
對動物進行的試驗證明,老年大白鼠在切除腦垂體,即摘掉釋放死亡激素的“喪鐘”后,如果通過注射補充相應的甲狀腺素,不僅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與新陳代謝,還可使已衰老的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重新恢復良好的功能,出現“返老還童”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