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否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趙 興
2001年9月,女青年蘇某去某公司應聘,被錄用。雙方簽訂了為期4年的勞動合同,試用期為6個月。在試用期間,蘇某勞動紀律松懈,責任心差,經常完不成工作任務,公司對她早有不滿。2002年1月,公司發現蘇某在去年9月的招工考試中有弄虛作假行為,遂決定解除與蘇某的勞動合同。此時蘇某已懷孕三個月,對公司的決定很是不滿,認為在自己懷孕期間,公司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否則違法,但公司仍然堅持自己的決定。蘇某于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本案屬于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有下列三種情況:一、即時解除,即用人單位無須提前告之勞動者,可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合同。根據《勞動法》第25條的規定,這種情況適用于: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二、需預告的解除,即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方可解除合同(見《勞動法》第26條)。三、經濟性裁員,即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等(見《勞動法》第27條)。
本案中,某公司之所以解除與蘇某的勞動合同,顯然是因為她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因此該公司可隨時通知蘇某解除合同。另外,我國勞動法的確有在女職工孕期禁止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但須具備提前預告解除或經濟性裁員的情形(即上述第二、三種情況),而本案不屬于這兩種情況。最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某公司解除與蘇某的勞動合同的行為合法有效。
砍自家的林木也犯法嗎
林 平
盧某是某村農民。1985年,他和村里簽了一份合同,承包了本村一片宜林荒山。合同約定:承包期限為30年,開荒種樹所需費用由盧某自籌,樹木歸盧某所有,盧某每年向村里交納一定數量的承包金。從那以后,盧某帶領一家人在這片荒山上開荒造林,辛勤勞作,昔日的荒山變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95年,盧某向有關部門辦理了林木采伐許可證,每年采伐一定數量的木材出售。
1999年9月,盧某的愛人病重,急需一大筆錢治病。盧某東借西湊,仍然差了幾萬元,沒有辦法,只好砍樹了,而當年的伐木指標已用完。為使愛人早日恢復,盧某還是痛下決心,上山砍了50余株樹,約70立方米。愛人治病的錢總算湊齊了,盧某也被關進了看守所。法院最終認定盧某的行為構成濫伐林木罪,但考慮到他認罪態度較好,且伐木是為了治病,予以從輕處理,判處盧某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濫伐林木罪,是指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行為。根據有關的司法解釋: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準并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采伐許可證,但違反林木采伐許可證規定的時間、數量、樹種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單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構成濫伐林木罪。數量較大以10—20立方米或者幼樹500—1000株為起點,盧某超標準砍伐林木約70立方米,已構成濫伐林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