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3日至14日,全國政協“甘肅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情況”視察團一行33人,對甘肅省的敦煌、嘉峪關、張掖、肅南、武威、甘南、臨夏等地的文化(文物)資源保護利用工作進行了考察,并向中央提出了《關于甘肅省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幾點建議》。在《建議》中,認為甘肅省的文化資源保護規劃總體水平還需提高。現就這個問題談一些個人的認識。
一、甘肅省制定文物保護規劃工作現狀
制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工作,甘肅省是從1995年開始的,選擇大地灣遺址、駱駝城遺址、懸泉遺址、鎖陽城遺址作試點,由文物部門自己制定保護規劃。從1997年開始,根據“五納入”的要求,進一步狠抓了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制定工作。一是委托一些有資質的專業規劃部門做規劃。二是要求地方政府協調土地、城建、宗教、旅游等部門的關系,互相配合支持,力爭把文物保護規劃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和城鄉建設規劃中。2000年初,甘肅省文物局根據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有關精神,確定了“在西部大開發中,搶抓機遇,加大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力度”的指導思想,并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甘肅省“十五”文物保護事業發展規劃》。目前,已完成的專項規劃有《莫高窟、榆林窟環境景觀保護規劃》、《嘉峪關城景區文化旅游發展規劃》、《麥積山石窟環境景觀保護規劃》。正在制定的有《大地灣遺址總體保護規劃》、《鎖陽城遺址總體保護規劃》、《駱駝城遺址保護規劃》、《魯土司衙門古建筑群保護規劃》。另外,為了把絲綢之路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已著手制定《絲綢之路各類遺址保護規劃》。
二、存在的問題
1.甘肅省缺乏能勝任制定文物保護規劃的設計單位。
2.制定的規劃沒經過相應級別的政府予以公布,缺乏一定的法規效力。
3.個別地方政府遲遲沒有完成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或城市規劃中沒有文物保護的規劃,致使大量具有較高價值的文物古跡在大規模經濟建設和舊城改造中遭到破壞。
4.在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一些大型的文物景點沒有制訂合乎規范的保護利用規劃。在開發利用的問題上,由于文物、旅游、宗教、園林、城建等有關部門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認識上有時不夠統一,協作配合不夠,各搞各的,造成了工作的重復和資金的浪費,形不成發展合力,影響了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三、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在當前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充分認識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2000年,李嵐清副總理指出,要站在中華民族復興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制定適應西部開發總戰略的西部文化發展戰略和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西部大開發中加強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加強了在西部大開發中制定各地文博事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和具體要求。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是矛盾的統一體。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更有效地發揮它的作用和效益。由于文化遺產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壞和毀損,將無法補償,因此,對這種資源要慎重開發。如何協調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并遵循實施是十分重要的。
2.規劃的編排、實施要合乎規范。規劃應首先明確實施保護的主要目標。一般性規劃應包括保護措施、利用功能、展陳方案和管理手段四方面內容。特殊的對象可制定分區、分類等專項規劃。歷史文化街區(村鎮)、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規劃除要保護好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外,還要特別注意保護其中標志性遺跡、景觀和風貌。在編制文物保護規劃時,要注意對規劃本身的正確定位。因為我們的保護規劃,屬于專業性行業規劃,要使其真正具有法規性、時效性,一定要在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前提下,正式納入地方的城市建設規劃之中,作為名城保護或城市發展規劃的子規劃。這樣,我們的行業專業規劃在執行過程中,才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法規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