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1日,在莎士比亞生日同時也是祭日的這天,英國各地的“莎士比亞迷”隆重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38周年。同天,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登出了一條石破天驚的新聞:莎士比亞是個同性戀!起因是一位英國的古物收藏家,通過研究他家世襲的一幅藏畫,發(fā)現(xiàn)該油畫中所畫的一個唇紅齒白、美艷動人的女子,其實是一個英俊美男所扮。而這位男扮女裝的大男人,正是莎士比亞的熱心資助人、伊麗莎白時代地位顯赫的南安普頓伯爵第三——亨利·賴奧斯利!
前不久,該收藏家亞歷克·科布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就他如何通過研究得出這個驚人結論予以了內情披露。他說,此研究結果絕不是嘩眾取寵,而是有著堅實的事實依據,且有多位歷史學家可以給他證明,英國歷史文物權威機構“全國托管協(xié)會”也證實了他的油畫為莎士比亞生活時代的真本。雖然在英國,莎士比亞一直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值得驕傲的偶像,但是科布認為,還世界一個真實的莎士比亞,也許是對這位世界文學巨匠表達尊敬的最好方式。
紫外線照出隱形簽名
這幅男扮女裝的驚世油畫上,南安普頓伯爵唇上涂著濃濃的口紅,臉上擦著薄薄的胭脂,戴著一對漂亮精致的耳環(huán),頭發(fā)梳成了當時上流社會女性的流行式樣,手像少女一樣嫻靜地擺放在胸前。經專家鑒定,該畫作于1590—1593年,該畫完成的時候,莎士比亞正好住在他的資助人南安普頓伯爵家中,靈感泉涌,筆下一首首十四行情詩,洋洋灑灑地寫給他“酷愛的女主人”。
300多年來,這幅畫一直歸英國貴族科布家族的后代擁有,畫像秘密的發(fā)現(xiàn)者、現(xiàn)年56歲的亞歷克·科布是科布家族最近的一代,目前居住在海奇蘭公園。
“我的家族一直認為這幅油畫是一個名叫諾頓夫人的女祖先的肖像。”據亞歷克·科布說,幾個世紀來,該幅油畫一直藏在他的家族位于都柏林的新布內奇莊園的某個陰暗角落里,后來又被移到了一個放雜物的樓梯過道縫隙里,直到后來被他翻了出來。
作為一個收藏愛好者和古畫修復專家,亞歷克·科布繼承了許多祖輩的收藏品,包括提香、普珊等著名畫家的油畫。此外,他還繼承了一些自伊麗莎白一世以來這個顯赫家族歷代女祖先的肖像油畫。剛開始,科布并沒感到這幅肖像畫和其他女祖先的肖像畫有什么兩樣,直到有一次,他用紫外線燈光照射這幅畫背面的時候吃驚地看到,原來空空如也的背面忽然出現(xiàn)了一行龍飛鳳舞的手寫簽名以及家族的黃色標記,簽名者正是他著名的祖先之一——都柏林科布大主教。科布大主教的簽名稱,他確認畫像上的人為女先祖“諾頓夫人——溫頓主教的愛女”。
專家暗示畫中主角“性別有問題”
隱形簽名的發(fā)現(xiàn),使科布對該畫的興趣陡然升高,他一直搞不清科布大主教為什么要用隱形墨水來注明畫中人的身份,直覺使他感到這里面也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幾年前的一天,“全國托管協(xié)會”的權威藝術顧問阿拉斯泰爾·萊伊拜訪了亞歷克·科布,向他暗示該油畫的主角“性別有問題”,提醒科布畫中肖像不是一個女人,事實上是一個“穿得像女人”的年輕男人。科布回憶道:“當時他跟我講,根據科布家旗的歷史,畫的來源和真實性毫無問題。然后他又說他確信這幅畫骨子里是一個英雄男人的女裝肖像。”
自此,弄清畫中這個女人味十足的男子身份的念頭占據了科布的整個研究計劃。
與博物館中肖像驚人相似
亞歷克·科布回憶道:“直到今年早些時候,在一次‘科布家族珍藏品展覽’臨近結束,工作人員將這幅油畫裝上車子時,我突然覺得畫中肖像臉蛋上的某些特征,竟像極了我曾看過的另外一幅畫像中的!那幅畫是我在研究家族史的過程小無意看到的,當時并沒有在意。但那一刻靈光一閃,接著我大叫了一聲:我的天,我曾看過的那幅畫,不正是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南安普頓伯爵第三、莎士比亞贊助人的男裝肖像畫嗎?”
科布立刻回家,將書中的南安普頓伯爵男裝肖像畫和這幅女裝畫放在一起比較,結果兩幅畫像的臉蛋特征越看越像。“可以說,兩者臉上的線條驚人地相似,醒目地吻合。”科布道,“南安普頓伯爵肖像畫作為莎士比亞研究的一部分,一直掛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的墻上。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它們太相似了。”
但是,阿拉斯泰爾·萊伊認為缺乏有力的證據,他稱,“必須要有一個充分的歷史證據,連接起南安普頓伯爵和這位男扮女裝的男人。”
科布于是投入了家族史的汪洋大海,他幾乎翻遍了家族中儲藏的所有文獻、信件、便條。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幾份先人的書信里,他找到了“證據”,發(fā)現(xiàn)了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一點:科布家族跟南安普頓伯爵家族早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就結下了親戚關系,準確地說,伊麗莎白·諾頓夫人,科布的一位女先祖是南安普頓伯爵的一位重孫女,那么,科布家族完全有理由擁有南安普頓伯爵的真實肖像畫!
“全國托管協(xié)會”及英國各大學的歷史專家經過研究一致認為,科布了家族的這幅女裝肖像畫正是南安普頓伯爵——莎士比亞的男性贊助人最早的一幅肖像畫。莎翁稱其為“美麗的青年”,為“她”寫了100多首滾燙火熱的十四行情詩,詩中年齡在20歲左右的神秘“愛人”的年齡特征與畫中人物特征、莎翁寫詩時間與該畫所繪時間等,都驚人地巧合。
“突然,這個原本在科布的愛爾蘭老家用來塞墻壁裂縫的東西,成了他所有收藏物皇冠上的明珠。”在驗證了科布的證據后,阿拉斯泰爾·萊伊道,“我非常高興能做這個鑒定,將畫中的‘女性男人’和莎士比亞及他的十四行詩聯(lián)系起來。真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發(fā)現(xiàn)。”
這幅驚人的肖像畫為一個匿名的藝術家所畫,時間大約在1590年。年輕的南安普頓伯爵涂脂抹粉,秀發(fā)披肩,神態(tài)和動作像極當時上流社會的貴族女人,跟所有現(xiàn)存的南安普頓伯爵其他肖像畫完全不同。在南安普頓伯爵后來的肖像畫中,他被畫家們描述成一個充滿陽剛之氣的朝臣和軍人,但是他那極具女性化的臉部特征在兩種類型的畫中都是如此明顯。根據莎士比亞154首十四行詩中曖昧的稱呼“我的上帝我的情人”、“維納斯和阿多尼斯”,專家們認為,南安普頓伯爵可能是個雙性戀者。
此外,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旁證,大大強化了科布的結論。他們發(fā)現(xiàn),畫像中女裝男人的脖子上鑲著的精致花邊是意大利風格的,也許還是當時威尼斯貴族中正在流行的,價格十分昂貴。而史料記載,南安普頓伯爵的秘書正是意大利學者約翰·費洛里歐。
“十四行詩”旁證詩人同性戀
莎士比亞專家、英國劍橋大學前教授弗蘭克·科莫多親自到海奇蘭公園看過該畫后,對記者說道:“這幅畫具有相當大的歷史價值和影響。如果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所贈之人正是南安普頓伯爵,那將是一個文學史上的地震,那將意味著莎士比亞愛上的,其實是一個看上去像女孩的男人。關鍵在于詩中年輕曖昧的主角的身份,是否真是南安普頓伯爵。”
所有的十四行詩都是愛情詩,其中一些的寫作日期在《奧賽羅》之前10年。早期的十四行詩對一個“嬌柔的青年”充滿著曖昧的性渴望;后期十四行詩中兩次出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黑夫人”,從詩人的怨嘆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那是詩人的一個“競爭對手”。
科布認為,其實單從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就可看出英國最偉大的詩人是個同性戀,而他的發(fā)現(xiàn)只不過使這個猜想得到了證實。
偶像被毀,有人向他發(fā)出恐嚇
然而,不管莎士比亞的性傾向是什么,科布這個戲劇性的驚人發(fā)現(xiàn)已經在英國公眾中引起了各種爭論。有同意他的看法的,也有罵他是個騙子的。甚至有人揚言,由于科布毀壞了他心中最偉大的文學偶像,因而要找他算賬。而在專家研究領域引起的爭論,將重掀莎士比亞研究的熱潮。無論如何,科布的發(fā)現(xiàn)具有毋庸置疑的歷史和文學影響。
科布稱,他的研究并沒有結束,他已經準備好新的挑戰(zhàn)方向——找出這幅畫的起源,到底是誰畫的,畫像時旁邊還有沒有旁人。
由于畫的背面被科布大主教用隱形墨水寫著“諾頓夫人”的字樣,因而首先必須弄清“諾頓夫人”和該畫有何關系。科布稱,其先祖科布大主教將畫中人當作“諾頓夫人”其實是個大錯誤,他認為“伊麗莎白·諾頓夫人”并不是畫中的主角,她只是從其祖父南安普頓伯爵第四(他沒有男后代)手中繼承了這幅畫而已。
由于萊伊等專家的認同,科布堅信他的發(fā)現(xiàn)是正確的。他稱他將毫不猶豫地捍衛(wèi)他的研究成果,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找到該畫的起源。另外,理清科布家族和南安普頓家族400多年來的關系,將是他面臨的主要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