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羅某的同學劉某從外地回鄉探親,隨同劉某回來的還有其朋友張某。同學之間多年未曾某而,不免以宴席待之,豪飲一番。酒過三巡,3人都有點醉意,張某說其酒量有限,不能再喝了。但羅某個性直爽,說:“今天你張某不能讓大伙兒掃興,要喝個痛快,不醉不歸。”見羅某這樣說,3人又繼續喝酒。常間,張某突然昏倒在地,羅某與劉某見狀,趕忙將其送到醫院就治,經診斷為深度酒精中毒,后醫治用去醫療費計人民幣1529.5元。出院后,張某找到羅某,要求其承擔所花的醫療費,羅某則說:“是你自己身體不行,況且我是好意請你吃飯,怎么要我承擔醫療費呢?”這樣,兩人之間的糾紛鬧到法院。
本案涉及民法上債權民事責任的歸責問題。我國民法規定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及“公平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是指在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無過錯,又不能要求致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受害人遭受的最大損害卻又得不到補償、顯失公平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依“公平合理負擔,判由雙方分擔損失的原則。本案例中羅某與張某都無過錯,又不符合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條件,因而羅某與張某之問的糾紛應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根據我國現行的《民法通則》第132條的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所以,對于案中張某花費醫療費J529.5元損失,應由羅某與張某合理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