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出租人)與李某(承租人)于2001年3月簽訂了一份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房屋租金為每月500元。李某自同年5月至10月一直拖欠房租,張某多次向李某催交租金未果。一日,張某乘李某外出,到李某住處拖走摩托車一輛。李某回來得知此事后,上門找張某理論,張某則說,你的摩托車先“留置”在這里,限一個星期內繳清租金,否則,車子恕不奉還。張某只好將李某告上法庭。
法律上的“留置”是指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財產時,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按時履行債務,債權人有權繼續占有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該財產為價款中優先受償的一種制度。據此,我們可知,留置權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留置的財產必須是債權人依據合同合法占有的;(二)留置權所擔保的只能是與占有留置物有直接聯系的合同;(三)留置權必須以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債權人仍合法占有債務人財產為前提。顯然,張某并非依據房屋租賃合同占有李某的摩托車,且李某的車子與租賃合同無直接的擔保關系,張某無權留置該摩托車。張某拖走李某車輛的行為是非法的,其超過一周不繳清租金不返還車輛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事實上,張某大可不必扣留李某車輛作押,只要向仲裁機構或法院提起訴請,即可通過合法途徑追回李某所欠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