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三軍戰斗霰彈槍\"選型中,來自不同國家的5支霰彈槍進行了激烈的角逐,最后,德國HK公司和意大利貝內利公司聯合研制的M4超級90霰彈槍一舉中標。那么,其他4支霰彈槍分別是哪個國家生產的?它們的情況如何呢?本文將向您介紹其中之一--來自俄羅斯卡拉什尼柯夫設計局的Saiga- 12s戰術霰彈槍。
霰彈槍成美國軍隊及執法機構的重要武器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了。軍隊裝備霰彈槍最早主要用于搜索行動,后來它逐步演變成一種近戰武器,這是因為在近距離遭遇時,沒有哪一種武器比霰彈槍更有效。另外,霰彈槍可發射不同的彈種,比如它可發射非致命彈,使之使用時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特別適合于維和行動及維護國內治安行動。
警用及軍用霰彈槍常被稱作戰術霰彈槍,這是由于這種武器逐步演變成一種不同于用于獵鳥和飛靶射擊的霰彈槍,而主要被執法機構和軍事部門用作近戰武器。戰術霰彈槍槍管通常無喉縮或采用1/4喉縮,并且到目前為止,大部分采用唧筒式原理。幾乎所有的戰術霰彈槍都是在民用霰彈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很少有從零開始設計的,如美軍\"三軍戰斗霰彈槍\"項目所選定的M4超級90半自動霰彈槍,就來自于一支民用霰彈槍。
在俄羅斯,軍方從未考慮過唧筒式霰彈槍,而對半自動霰彈槍特別感興趣,因此,卡拉什尼柯夫設計局研制了 Saiga系列霰彈槍,其中的第一支稱為Saiga-410(410是口徑號--譯者注),后來又出現了20號和12號口徑的型號,這些型號均可作為民用霰彈槍,同時也比較多地考慮了戰術需求。Saiga系列的一個改進型號--Saiga-12s曾參加了美國\"三軍戰斗霰彈槍\"項目的競標,盡管最終未被美國軍方選中,但目前它已被俄羅斯Spetznaz特種部隊所采用,并被世界范圍內的軍隊、執法機構和民間采用。

Saiga-12s霰彈槍概況
所有的Saiga-12霰彈槍均來自于卡拉什尼柯夫的傳統設計,采用導氣式自動方式,導氣管位于槍管上方,拉機柄位于槍身右側。卡拉什尼柯夫的傳統 設計經受住了時間以及從東南亞到北極地區極嚴酷環境條件下無數次作戰使用的考驗,在目前所有的這些槍械結構中,被證明是最可靠的。
然而,Saiga-12s霰彈槍在許多方面與卡拉什尼柯夫步槍不同。首先,該霰彈槍的導氣系統可調。導氣系統有兩種設置,在導氣管前端分別以\"1\"\"2\" 標示。后者用來發射彈殼長76mm的馬格努姆彈,但這種設置不常用,因為軍事人員很少使用這種彈。第二,該復進簧導桿兼作往復式拋殼窗防塵蓋的導桿。Saiga-12s霰彈槍的拋殼窗較大,槍機處于閉鎖位置時,拋殼窗后部呈開口狀態,為防止灰塵、碎屑等進入槍內,便設計了防塵蓋。防塵蓋頂部有一個小按鈕,按壓該按鈕便可將防塵蓋打開。設置該按鈕的目的大概是為了當槍機猛烈后坐時,使防塵蓋處于關閉狀態。
與民用型霰彈槍不同的是Saiga-12s的槍管較短,有一個小握把,槍托可折疊。長度為470mm的槍管內膛鍍鉻,無喉縮,擰入式喉縮和俄羅斯軍用的Cobra-3反射式瞄準鏡都是選配件。Cobra-3可裝在機匣左側的一個標準的襯板上,這個襯板和北約軍用標準1913導軌的作用是一致的,之所以裝在側面,這是卡拉什尼柯夫的獨創設計,雖然它的效率不如北約的導軌系統,但在穩固地安裝光學瞄具及瞄具重裝后歸零方面卻非常有效。
該槍的機械瞄具由表尺、準星組成,珠形準星由黃銅制成,在導氣管上方有一個瞄準肋條,瞄準肋條后端有兩個向上的凸起,形成了表尺的缺口式照門。瞄準肋條有助于快速瞄準。
Saiga-12s表面處理有些粗糙,但是這無礙于軍事或執法應用。聚合物槍托很簡單,但非常堅固、有效,槍托可向左折疊,且無論折疊或伸展,均能牢固地鎖定在恰當的位置,沒有晃動感,間隙很小。左折槍托是該槍設計得不盡人意之處,因為槍托折疊后,它剛好位于安裝附件的襯板之上,所以,如果想將槍托折疊,不得不將光學瞄具卸下。另外,有些人認為它的另一個不盡人意之處是扣機距離(扳機至槍托尾端之間 的水平距離)太短,不過本文作者倒沒有這種感覺。
Saiga-12s有兩個背帶環,一個在下護木上,另一個在槍托左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兩個背帶環的尺寸不同,前一個直徑25.4mm,后一個環直徑 38mm。Saiga-12s的扳機也是典型的卡拉什尼柯夫式,采用兩道火扳機,扳機行程較長,扳機力約22N。保險機構也是標準的卡拉什尼柯夫式,保險機同時鎖住阻鐵和扳機,以保證不能擊發。它還有一個彈性擊針保險,平時將擊針鎖定在后方,以避免偶發火。
像其他半自動霰彈槍一樣,它不能以自動方式發射非致命彈,如棍彈、橡膠鹿彈等,但它的拉機柄較粗壯,戴手套也能操作。在操作這類半自動霰彈槍時,需記住的一點是,首發供彈時,將拉機柄拉至最后方后,應松開拉機柄,而不應慢慢地向前推拉機柄。 
同其他AK步槍一樣,Saiga-12s 沒有空倉掛機,對操作者來說,這也許是一個小小的問題。這樣設計的目的,本文不作探討,但不設空倉掛機確是有意之作。要適應這種情況,需經過一定的訓練,當聽到\"卡嗒\"一聲,而不是\"砰\"的一聲時,就表示要換彈匣了。更換彈匣也是典型的卡拉什尼柯夫式,可單手完成。在用拇指向前推彈匣解脫桿的同時,向前轉動彈匣,便可將彈匣卸下,然后插入一個新彈匣,使彈匣口部前端鉤在彈匣槽的前邊緣,向后轉動彈匣,當聽到\"卡\"的一聲時,即表明彈匣已鎖定到位了。
該槍的可卸式彈匣對軍事人員,尤其是維和人員來說,更具有吸引力。這是因為,首先,Saiga-12s霰彈槍可在車輛中空槍攜帶,即彈匣、彈藥與槍支分開,這樣能確保安全。其次,Saiga- 12s的彈匣可裝填不同種類的槍彈,以備應急之用。當然,裝填不同的彈種時,彈匣應能區別開來,在有非致命彈時,尤其應如此。最后,可卸式彈匣能快速更換,不像管式彈倉一樣,需要一發一發地裝填,因為取下一個空彈匣并裝上一個實彈匣可瞬間完成。
由于霰彈采用突緣式彈殼,這給彈匣供彈帶來一定的困難,而設計者在 Saiga-12s彈匣中采用一個鋼制導軌,該導軌有兩個作用:首先,它能確保霰彈在彈匣中的恰當位置,使每個彈的底緣在下一發彈底緣的前面。如果位置不恰當,即上一發彈的底緣在下一發彈底緣的后面,供彈時就會出現故障。其次,該導軌還能確保彈匣中最上一發彈的角度相對正確,以確保可靠供彈。
試射
本文作者用Saiga-12s射擊了近100發彈,沒有任何故障。又試射了5種不同的執法霰彈和4種不同的獨彈,執法霰彈分別在9m、14m和23m處射擊,獨彈在23m處射擊,由于它的直槍托設計及它的導氣系統,后坐很容易控制,感覺到后坐比所有的唧筒式霰彈槍或本文作者使用過的半自動霰彈槍均要小一些。低后坐是Saiga-12s霰彈槍的突出特點之一,它有助于快速構成瞄準線,并能精確地射向目標,這一點很受使用者的歡迎。發射獨彈時,也沒有故障,彈殼均順暢地從右側拋出,精度也比較令人滿意。
結束語
Saiga-12s可安裝瞄準鏡、彈匣可拆卸,這些是其他霰彈槍所不具備的優點,尤其是后一點,對警用及維和目的而言,更具有實際意義。它的適中的價格,較好的設計,較輕的質量,較好的操作性,使該武器的性能與價格得到完美的結合。后坐力是我們所使用過的霰彈槍中最小的,在已有的近戰武器中,它可能是最通用和有效的。本文作者較喜歡Saiga-12s霰彈槍,相信它一定會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主要諸元
口 徑 12號
自動方式 導氣式
供彈方式 5發或8發可卸
式彈匣
空槍質量 3.17kg
全 槍 長 940mm/705mm
(托伸/托折)
槍 管 長 470mm◆
周道林 王笑菊 李一蕊編譯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