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來,從毛瑟步槍到G3步槍再到G36步槍,德國的各型軍用槍械不論從創意、戰術觀念還是從工程技術方面,均居輕武器業的領先地位,其中尤以20世紀90年代初問世的的G36步槍最為引人注目。如今,G36步槍已大量生產并裝備德國國防軍和西班牙軍隊,而挪威可能會是第三個裝備G36系列的國家,另外,其他一些西方國家也正在對采納G36系列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G36家族的主要成員有G36標準型、G36K短突擊步槍、G36C突擊步槍、MG36輕機槍和民用型的SL8運動步槍。
G36的誕生
說起G36的誕生,就不能不提起HK36,它是HK公司最早的\"先進戰斗步槍(AdvancedCombatRifle--ACR)計劃\"的成果。該槍于1973年開始研制,口徑4.6mm,但到1976年,HK公司決定全力研制G11無殼彈步槍,HK36便被擱置起來。但作為一支20世紀70年代研制的步槍,HK36的一些設計是相當超前的,其中提把式瞄準具和可以左右手使用的拉機柄已經被G36所采用。
由于G11步槍自80年代初期研發以來,它的槍膛高溫引起槍彈自燃的潛在問題一直沒有完全解決,無法達到德國軍方超高標準的要求;另外G11獨特的彈藥體系勢必花費高昂的生產成本,這對統一后財政狀況并不理想的德國政府而言是一大負擔,因此,德國只得在90年代初期忍痛終止G11步槍的后續研發。
冷戰后國際局勢大變,德國國防軍在國際社會扮演的維和角色逐漸加強,特別是在北約主要國家的軍隊都使用5.56mm步槍的情況下,德國的維和部隊攜帶的仍是1959年裝備的7.62mm的G3步槍,因此,德國感到必須盡快為陸軍,尤其是為快速反應部隊換裝新的步槍,以與盟國統一口徑,實現北約彈藥標準化并真正融入北約組織。
雖然HK公司在當時已有HK33、G41等兩種性能杰出且發展成熟的5.56mm步槍系統,但由于預算有限,只得放棄。德國軍方最初中意的方案是想利用東德所有的兵工設備及俄式AK步槍的技術生產一種使用5.56mm彈藥并兼具AK槍型優點的步槍。東德VEB公司曾開發過M940系列突擊步槍,基本上符合國防軍的構想,技術可行性與成本都不成問題,只是此方案俄式色彩過于濃烈,最終在軍方保守人士的反對下被取消。同時新步槍的需求卻因國防軍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頻繁而日益迫切,其軍需部門遂決定在國際間尋求適用的系統,并責成兵工研究單位依現有成熟技術重新制訂新式步槍的性能指標。
新槍初步的性能指標明確規定了武器總質量、彈藥規格、射擊精度、槍管長度等諸元,并要求發射下掛榴彈,另外也提出了異于傳統G3步槍的創新要求:
(a)配備光學瞄準具,此瞄準具需能配合夜視儀器使用;
(b)以火藥燃氣作動力;
(c)具備獨立操作的快慢機。
上述要求意味著HK公司以往引以為榮的滾軸式延遲開鎖系統必須作重大改變,而且新槍還得在時間短與成本低等嚴苛條件下著手研發,這對該公司技術人員而言確為一大挑戰。滾軸式延遲開鎖系統因能有效吸收部分后坐能量、運作時不會影響槍身前半部質心(因無導氣管與活塞位移)等優點而著稱。這一原理雖簡單,但受材質及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僅有HK及少數槍廠得以成功應用。為了順應新的需求,HK公司在最短時間內推出了有別于以往設計的HK50步槍,即G36步槍的前身。
HK50結構可分為槍身總體、護手、彈匣插座、下節套等幾個模塊,槍身總體實際上包含了光學瞄準具、提把、機匣、槍管及折疊槍托,除槍管固定環及機匣滑軌外,本體與外殼完全以聚合塑料一體成型制造,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并簡化了工藝,縮短了制造工時;槍身總體后部結合了同材質的折疊槍托,分解時將槍托向右方折疊,則可順勢取下與機匣底板相連的復進簧。HK50的槍機與拉機柄是以鉸接方式合為一體的,拉機柄在槍機上部前方,前半段可任意向左或向右擺動,以利不同方向使用。此槍取下護手后可見活塞連桿系統,分解不需任何工具。彈匣插座亦為獨立模塊,與塑料彈匣以AK步槍方式結合,但必要時可更換為M16步槍的側向結合卡筍并使用北約標準彈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簧銷等少數標準零件,HK50的下節套與擊發機構的大部分零件包括擊錘均以塑料制作,這種設計很象AUG步槍,但HK50的擊錘及擊針的撞擊面仍鑲有金屬片以防變形。
射擊功能則僅有全/半自動與保險,握把與選擇鈕外形依然保留HK以往的風格,昔日習慣G3操作的士兵可因此而很快熟悉此槍的使用。上述各部件之間僅以4根結合銷就可分解或組裝,G36定型時更簡化到只需3根,且各主要功能沒有太大變動,這證明了HK50原始設計的優異。
經不斷改進,性能優異的HK50終于獲得國防軍發展合約,于1996年9月正式納入國防軍編制,制式編號為G36,并于當年年底進行批量生產。
G36結構特性
G36外觀大體維持了HK50原有的架構,槍托、拉機柄及前后背帶環等處有些許尺寸及位置的修改,彈匣及光學瞄準具則修改得更為先進。野戰分解非常簡單,為避免結合銷遺失,槍托頸部下方有4個預留小孔,結合銷或其他細小工具可暫放于此。改進后的背帶環分別置于護手前端槍管下方及機匣左側后方靠近槍托頸部之處,可使用MP5沖鋒槍的三角懸掛式背帶,并以安全扣環結合。

1、4:提前量標記(200m射程、橫向時速15km);2:十字瞄準線;3、6:目標捕捉環(400m射程、目標高1.75m);5:瞄準水平線;7:600m瞄準標記3倍瞄準鏡的測距及瞄準分劃;8:800m瞄準標記;9:測距標記(目標高1.75m、射程200~800m)
原以黑色塑料制造的彈匣已改為茶色并呈半透明,彈匣壁兩側均有一對凸耳,可用以連結備用彈匣,容彈量為30發。G36的槍機框外形為簡單而易于加工的長方體,頂部前段為拉機柄,中心點前端為連桿撞擊點,后端則容納復進簧;機頭容納于中心點下方,機頭上有7組閉鎖齒,該設計具有受力點均勻的優點,閉鎖安全性極佳。
G36的瞄準裝置是反傳統的。目前大多數突擊步槍都以機械瞄具為主,以附加的方式安裝光學瞄準具。而G36則完全放棄機械瞄準具,它的提把式瞄準具是兩個上下排列組合的光學瞄準具:上面是不放大的準直式瞄準具,下面則是放大3倍的望遠式瞄準鏡,這兩種不同功能的瞄準鏡均為德國著名的軍用光學儀器廠商--亨索爾特(Hensoldt)公司所承制。另外蔡斯公司為G36開發了一種型號為NSA80的微光夜視儀。

品種齊全的附件和配件
(a)卸彈器;(b)裝彈器;(c)100發C-MAG彈鼓;(d)30發半透明彈匣;(e)刺刀
G36的戰術燈由休爾費爾公司提供,最初該公司只為G36K短突擊步槍提供了一種戰術燈護木,護木左側裝有戰術燈,右側裝激光瞄具。現在休爾費爾公司又為銷往美洲的G36提供了一種新的護木。這種護木類似于該公司為M16/M4生產的M500系列戰術燈護木,護木下方有一導軌,用以安裝其他附件。這種護木有分別安裝在G36標準型或G36K上的兩種型號。
G36的彈匣與M16的彈匣不一樣,而M16的標準彈匣已經在大多數北約成員國內使用,HK公司為了在北約成員國內推廣G36,正在設計一種附件使G36能使用M16彈匣。
G36所用的刺刀是東德人民軍的AK74上的刺刀,只是外表顏色不同而已。這一\"再生\"措施既解決了一批在倉庫中積壓已久的貨物,又節約了幾百萬馬克的采購費用,可謂一舉兩得。
G36E步槍
G36E步槍是G36步槍的一種簡單變型槍,主要變化是將原來的兩個上下排列的光學瞄具換成一個1.5倍的白光瞄準鏡,從而降低了全槍高和減輕了全槍質量。
主要諸元
G36步槍
口徑 5.56mm
自動方式 導氣式
射速 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 30發/100發
(彈匣/彈鼓)
射擊方式 單發、2發點射、連發
槍托 可折疊
寬/高 64mm/320mm
槍管長 480mm
全槍長 998mm/758mm
(托伸/托折)
全槍質量 3.6kg(不含彈匣)
瞄具 光學瞄具
G36E步槍
口徑 5.56mm
自動方式 導氣式
射速 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 30發/100發
(彈匣/彈鼓)
射擊方式 單發、2發點射、連發
槍托 可折疊
寬/高 64mm/285mm
槍管長 480mm
全槍長 998mm/758mm
(托伸/托折)
全槍質量 3.3kg(不含彈匣)
瞄具 光學瞄具
G36家族的其他成員
G36K短突擊步槍
為特種部隊和機械化步兵設計的G36K步槍,槍管縮短了160mm。由于火藥燃氣不能完全燃燒,因此G36K采用了與標準型G36不相同的消焰器以抑制槍口火焰。G36K可以使用C-MAG彈鼓,不能安裝榴彈發射器和MG36的兩腳架,但有一種專門設計的護木,護木左右兩側分別裝有休爾費爾公司設計的戰術燈和激光瞄具。
G36KE短突擊步槍
G36KE短突擊步槍較G36K的主要變化是全槍高降低,僅保留了準直式瞄準鏡,質量也降到3kg,其他沒有改變。
主要諸元
G36K
口徑 5.56mm
自動方式 導氣式
射速 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 30發/100發
(彈匣/彈鼓)
射擊方式 單發、2發點射、連發
槍托 可折疊
寬/高 64mm/320mm
槍管長 320mm
全槍長 860mm/515mm
(托伸/托折)
全槍重 3.3kg(不含彈匣)
瞄具光學瞄具
G36KE
口徑 5.56mm
自動方式 導氣式
射速 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 30發/100發
(彈匣/彈鼓)
射擊方式單發、2發點射、
連發
槍托可折疊
寬/高64mm/285mm
槍管長320mm
全槍長860mm/515mm
(托伸/托折)
全槍質量3.0kg(不含彈匣)
瞄具光學瞄具
G36C突擊步槍
G36C突擊步槍是G36系列中的最新型號,也是為特種部隊開發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短\"和\"輕\"。G36C取消了原來帶光學瞄具的提把,而改為低矮的帶機械瞄具的提把,更準確地說應該不叫提把,而是提把狀的瞄準鏡座導軌。G36C的槍管長僅約203mm,由于槍管縮短,因此活塞桿也相應縮短。
G36C雖然作了一些大的改動,但其基本結構沒有改變,通過與G36K比較可以看到,G36C還有一個不太明顯的改動,就是槍托縮短了。另外,快慢機的標示印在反方向,與G36步槍的標準型相反,但轉動方向一樣。
G36C的活塞比其他型號的短,槍口消焰器改自G36K,長度縮短了一半以上,消焰器雖然短但據說還很有效。
由于活塞太靠近槍口,因此活塞室從護木前露出。不過護木前方這么大的開口并非為了露出活塞室而設計的,仔細觀察一下其他型號的G36就會發現,所有型號的G36都是這樣設計。護木下方突出的是背帶環,以前的型號都是向前突出并平行于槍管下方的,G36C這樣的設計可能是為了防止手握護木的位置太靠前,因為G36C的護木很短,而且槍口離護木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G36C主要諸元
口徑5.56mm
自動方式導氣式
射速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30發/100發
(彈匣/彈鼓)
射擊方式單發、2發點射、
連發
槍托可折疊
寬/高60mm/280mm
瞄準基線長280mm
槍管長228mm
全槍長720mm/500mm
(托伸/托折)
全槍質量2.8kg(不含彈匣)
瞄具機械瞄具
MG36輕機槍
MG36是G36的輕機槍型,它們的區別是:前者采用加厚的重型槍管、C-MAG彈鼓和兩腳架,彈鼓和腳架在兩種槍上通用。實際上,MG36并不是真正的輕機槍,只是作為可以提供持續火力支援的補充裝備,所以MG36輕機槍在聯邦國防軍中沒有替換現役的使用NATO7.62mm口徑彈藥的MG3通用機槍。
腳架的作用是增加連發時的穩定性,而加厚的槍管一方面是為了在長時間的壓制射擊中槍管不會過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槍管質量,減少射擊時的振動。因此在較遠射程上,MG36也能提供較準確的壓制火力以支援步兵的進攻。
MG36主要諸元
口徑5.56mm
自動方式導氣式
射速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30發/100發
(彈匣/彈鼓)
射擊方式單發、3發點射、
連發
槍托可折疊
寬/高64mm/320mm
槍管長480mm
全槍長998mm/758mm
(托伸/托折)
全槍質量4.6kg(不含彈匣)
瞄具光學瞄具
SL8運動步槍
SL8是HK公司在G36基礎上改裝的運動型步槍,主要發射5.56mm雷明頓比賽用槍彈。SL8采用固定槍托,槍身上方的導軌可以安裝各種比賽用瞄具。為了使SL8不能使用G36的30發彈匣或100發彈鼓等軍用供彈具,SL8專用的10發彈匣上特別設計有一個小小的突起,至于如何工作暫時還沒有資料說明。
SL8的成本比HK91、HK93類的民用步槍低,目前在美國市面上的售價是1400~1600美元。
SL8主要諸元
口徑5.56mm
自動方式導氣式
射速750發/分
彈匣容彈量10發
射擊方式單發
槍管長510mm
全槍長980mm
全槍質量4.2kg(不含彈匣)
瞄具選裝機械、光學瞄具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