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吉米·卡特,美國民主黨人,第39任美國總統,1924年10月1日出生于佐治亞州普蘭斯鎮。在1977~1981年的4年任期內。主持簽訂了關于巴拿馬運河的新條約,安排了埃及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會晤,并與前蘇聯達成了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協議。在其任內實現了中美關系正常化。卡特的主要貢獻是在離任后仍積極參與各項國家事務,并為國際的和平不停奔走。他于1998年寫下《年老的好處》一書,本文摘錄其中一小節,以饗讀者。
在我們離開白宮之前,羅斯萊恩和我就收到了一份來自美國退休協會的通知,我們被告之已經成為了它的會員,可我們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愿忍受被稱作老年人的恥辱。不過,一回到普蘭斯,我就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了這一點。我們住在亞特蘭大以南120英里的地方,經常驅車前往卡特中心和艾默里大學,我在那里被聘為一名教授。一天早晨,我們很早就離開了家并在佐治亞州的托馬斯頓鎮吃早飯,從這里到亞特蘭大還有一半的路程。我們車上有4人,都要了同樣的早餐。但是當服務員把賬單遞過來的時候,我卻發現我所付的錢要比其他人都少。或許是出于想當一名誠實顧客的念頭,我把服務員叫了回來并告訴她賬算錯了。一位穿著工作服的老農正坐在附近的桌子旁,很顯然他完全聽到了我們的談話。他仔細地打量著我們然后大聲說:“總統先生,你的賬單并沒有出差錯。要知道在早上8點以前他們為老年人提供的咖啡是免費的。”
周圍爆發出一陣笑聲,直到我付完錢并急沖沖地回到汽車上,這笑聲還回響在飯店中。在隨后的幾個星期,每當我們靠近托馬斯頓的時候,我就知道會有人說:“為什么不停下來在這里吃早飯?在這里喝咖啡,我們中的一些人用不著付錢。”
自從我們返回家鄉后,羅斯萊恩和我已經通過了好幾次測試,并盡力去發現能夠保持我們自信心的最好辦法,逐步養成富有情趣且具挑戰性的生活,還與周圍的人們建立起了較為融洽的關系。
在我快到70歲生目的時候,我第一次完全地認識到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芭芭拉·沃特斯對我進行的長達1小時的專訪中,她問到了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農村到潛艇,從商界到州長、到入住白宮,又從總統到返回故鄉普蘭斯。然后她問了我一個需要認真思考才能夠回答的問題:“總統先生,在你的一生中肯定有很多令人激動和催人奮進的經歷。請問什么時候你活得最開心?”經過片刻的思考我極其肯定地回答說:“現在是我生活最開心的時候。”她吃了一驚,接著就問:“為什么?”
經過思考我覺得現在是我反思的時候了,是我跟家人多呆一些時間的時候了,也是我尋找機會改正先前所犯錯誤的時候了。隨后我就意識到我那圓滑的30秒的答復是多么的不充分啊。其實,我同羅斯萊恩探討過我們真正的老年生活是多么地與以往不同,又是多么地令人感到愉快。
并不僅僅只有我們在擔心上了年紀時體力的衰竭以及所存在的對老年人的種種偏見,這同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是相類似的,所不同的是這種偏見也存在于我們老年人和即將步入老年的群體之間。當我向一些人提到這本書的名字時,絕大多數的人會問:“好處,人老了還會有什么好處?”當然也有許多讓人滿意的答復——很多來自我們的親身經歷和探討。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和羅斯萊恩的生活并不是最典型的,作為曾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家庭,這是一個有利也有弊的特殊身份。但幾乎在生活的每個方面,我們都同那些數以千萬計的家庭一樣,都將帶著問題與機遇、疑問與期望、絕望與希望來面對老年生活。我們經常會提出一個非常普通的問題:“我們如何才能確保我們退休后生活的幸福,甚至富有創造性呢?”
(賈慶文 賈慶華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