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曾經是這樣一只“恐龍”。它的身軀足夠龐大,420億的資產,連續8次進入財富全球500強,排名世界第370位(2001年度);在主業糧油進出口貿易之外,它的業務范圍曾經無所不包:從畜禽肉食到果菜水產到酒飲料再到貿易發展,從廣告展覽到倉儲運輸、包裝、糖業雜品和機電,還有房地產、期貨、金融。
中糧的出路在哪里?在8年前中糧第一次進入500強的時候曾經激動得流淚的周明臣,更多的時候是不安,“與人家相比,我們只是一條小舢板,隨時可能被擊沉。”
周明臣就在這種越想越害怕的心態中度過了他在中糧的10年。這10年,他馬不停蹄,對中糧一次又一次“動手術”:撤消23個二級法人和賬戶,重新組建4家核心公司;將除糧油糖政策性業務外的其他資產注入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實現中糧集團一攬子重組——改制——上市方案。 “我們10年一刻不停地改革,就一直是跟恐龍病斗,否則我們根本活不到現在。”
中糧活到了現在,并在準備著慶祝9月16日它成立50周年的紀念。《財富》2001年的500強銷售額排名證明,這家公司活得越來越好,它的位置又比2000年提高了22位。
周明臣似乎已經找到了中糧的美麗新世界。中糧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標本,一個克服“恐龍病”——中國國有企業原罪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