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果殼中的宇宙》 作者:[英]霍金 譯者:吳忠超
出版單位: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年2月
定價:42元
參考書籍:邵靖宇《漢族祖源試說》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13元
在中學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我以后是搞物理的,因為只有物理學家才是這個世界的巫師,掌握宇宙最深層的秘密,默默地守護我們的常識,不讓我們陷入癲狂。后來我陰差陽錯做了新聞,離“物理學家”這一神圣職業越行越遠,每天做著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文字“客觀描述”這個世界。不過事已至此,也無法挽回,畢竟我現在被這個花花世界污染得無法靜下來做任何“出世”的事情。惟一還能體現著我的年少理想聯系的便是我對科學家們的尊重。
霍金是我最喜歡的活著的科學家。他的兩部《時間簡史》對我來說,知識體系并不陌生,因為畢竟對我這個曾經的理科生來說,這些屬于常識。不過他說的“人擇定理”卻讓我整整想了幾天幾夜。這個看上去和“科學”和“實證”毫無關系的定理是這樣古怪地描述這個宇宙:之所以宇宙能演化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個巧合,因為這樣才導致我們的存在;只要個中環節有任何其他變化,我們就不會存在,也就不會討論什么宇宙發展規律。不要去感嘆我們世界的奇妙,因為這個世界只是上帝撒下的無數骰子中的最成功的一個,如果它不奇妙,我們就根本不會有機會存在并且感嘆它的奇妙。
有一次我在外地采訪的時候,夜里從車上走出來,看著久違了的清晰的天空,我第一次完完全全地看到了銀河。我突然理解康德為什么要說星空和道德一樣重要,我也理解浮士德為自然之美而停下死去,人無論多么狂妄,只是億萬星球中億萬生物中的一個。而霍金這樣的人就是星空的使者,時刻提醒我們的有限、我們的渺小。在《果殼中的宇宙》這本新書中,他除了告訴我們統一理論的最新進展之外,還給那些妄想做時間機器的人一個不小的打擊。
畢竟這個時代不是亞里士多德的時代,沒有人能懂全部的東西,就連康德那樣的人文全才也不會存在。不懂就乖乖地聽霍金他們的話,應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德。
邵靖宇的《漢族祖源試說》就是一本難得的“聽話”的好書。邵畢竟是調整之前的清華化學系畢業的,所以研究人類學的時候,對實證科學還存有敬畏之心,沒有想當然胡說八道。對于其他中國著名的人類學者來說,“夏娃假說”太顛覆了。1987年美國遺傳學家坎恩用分子物理學證明現在世界各地所有人種都是來自東非的同一個女祖先,距今9-22萬年,他們稱她為“夏娃”。也就說在“夏娃”的后代于距今七八萬年前來到亞洲之前,那些距今幾十萬年、幾百萬年的中國元謀直立人、藍田直立人、北京直立人,都是在人類進化史上滅絕了的古人。如果出于民族感情出發,邵的這本書簡直就是反動,但是很可惜,我們不得不在實證科學層次上聽取科學家們的意見。邵整本書都是體現人類學者如何聽分子物理學學者的話的好樣本,可惜卻不是一本能體現華夏民族歷史悠久的“好書”。
看來,聽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國,好像也沒有必要聽話,你看,那么多夾帶“中國特色”這個標簽的學術成果,哪個有半點聽話的影子。而與這個標簽對應的,是中國學術界在世界學術舞臺上的集體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