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在衣、食、住、行四大消費中,食為一大熱點。來自臺灣的楊榮輝先生,就是抓住這一熱點,做好了“食”這篇文章,使榮祺食品系列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今年48歲的楊榮輝董事長,中等身材,眉宇間透著剛毅與堅強。正是他在極大的機遇和巨大的風險之間作出清醒的判斷,同時以其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感召、凝聚一大批優秀人才,帶領榮祺從弱小走向成熟。他1993年當選臺灣第十六屆創業青年楷模,連續三屆任泉州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據介紹,臺灣榮祺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10月成立,專營鹽漬、淺漬、低鹽農副產品加工;生鮮、冷藏調理食品及梅酒、紅梅酒釀造等,產品100%外銷。
繼承和弘揚現代食品科技與美食文化,是楊榮輝先生的心愿,也是這些年來為之奮斗的目標。他認為,企業的發展,科技的創新,需要不懈追求,需要恒心與毅力。楊先生身上充滿著一種為事業勇開先河的超前意識,獨辟蹊徑的過人膽識和魅力,以及他的韌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精神。他以獨特的戰略眼光和活躍的創新思維,將企業的客戶市場定位于日本,在中國的四家制造工廠緊緊抓住地方農副產品的優勢,使企業在磕磕碰碰、摔摔打打中摸索、成長。他吸收日本先進的管理經驗來優化資源和生產要素的配置,使人流、物流、資金流得以高效有序地運行。他以“為廣大客戶著想,為每一位員工著想放在首位的理念”作為企業的經營原則。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企業時刻都在面臨挑戰,產業變動快,產品生命周期短,隨時都承受著被淘汰的危機。因此榮祺食品各公司嚴格按照已取得的JAS及ISO9002質量標準運行,從原料入廠至生產的各工序都嚴格進行品質管制,不斷傾注新味、新食感、新食文化的追求,以牢牢把握企業的生命與品質。
在用心經營工廠的同時,楊董事長更是以極大的心血經營著整個客戶市場,他說:“信用堪稱市場經濟真正的道德基石”,特別是在鹽漬業這樣一種處于夕陽產業的特殊行業中,唯有以變應變,唯有誠信為本,才能使企業得以永續經營,長治久安。對于日本客戶嚴格甚至近乎無理的要求,他能夠以換位的角度替客戶著想,努力使所謂的“無理”變成有理,從而在提供優質產品的同時實現了良好的服務,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客戶信用關系。
“創造精致食品的極致”,“創造‘食代’先驅者”,體現了楊榮輝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以先進和科學技能服務于客戶,在企業經營中兢兢業業,致力于創造和諧、便捷、高效的社會環境,熱心社會公益,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高度統一,實現了雙豐收。
對于培養起來的人才,如何讓他們植根于企業?效力于企業?心胸開闊的楊榮輝先生深深相信:“橘生于淮變為枳”的道理。榮祺每個分公司大膽重用當地管理人才,采取分層負責制。與臺籍管理人員在財務管理、原料管理上實現相互監督、相互合作。為實現低人員流動率,吸引并留住人才,增加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發放正常薪資及社保外,公司還設立退休準備金制度,很好地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從風雨兼程奮戰在各地的一線銷售人員,到中國內地及臺灣精益求精的研發人員以及兢兢業業高度負責的經理、各級行政人員和任勞任怨的生產線員工們,大家都能自覺發揮創造力,保持了榮祺可持續穩步健康地發展。13年來,榮祺食品鑄就一種銳不可擋的生命力,扎根于中國內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1989年11月在福建投資泉州榮祺食品有限公司,專營鹽漬、淺漬、生鮮食品加工出口;1995年4月在湖南成立漢壽榮祺食品有限公司,專營甜酸食品加工出口;1998年8月在福建設立詔安榮祺食品有限公司,專營青梅、生姜鹽漬品;2000年12月巖下榮祺食品(湖南)有限公司成立。各分公司總體從業員工逾3000人。
企業在不斷成長中,需要如履薄冰的危機意識,駕馭市場經濟這匹駿馬,既要有競爭力,又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永不滿足的精神,楊榮輝做到了,榮祺做到了。如今榮祺食品公司已經成為日本鹽漬食品業界最大的龍頭企業,領導著美食文化的潮流與發展,產品占日本鹽漬食品市場份額的15%左右。作為一位美食文化的締造者和延續者,擁有今天這份產業,在成功面前楊榮輝先生并沒有固步自封,神圣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使他不斷把企業推向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全新的平臺上,楊榮輝先生的目光放得更遠,現正在杭州投資第五家榮祺食品分公司,演繹著又一輪嶄新產業騰飛的輝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