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科技企業自1992年以來持續、高速、健康發展,截至2001年底,全國上規模民營科技企業突破10萬家,資產總額達24000多億元人民幣。
中國10萬多家民營科技企業中,總收入超億元人民幣的2627家,其中超10億、20億元人民幣的分別有245家和108家。到去年底,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已實現凈利潤1074.3億元人民幣,納稅1015.5億元人民幣,出口319.8億美元。
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透露,8月中旬將在長春舉行“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促進會年會暨世貿組織與企業競爭力高峰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約五百名民營科技企業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將圍繞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如何應對加人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創新與產業化、風險投資與融資等進行探討和交流,共商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大計。
據稱,民營科技企業實現民營機制與科技優勢的有機結合,是中國科技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其超常規發展,已成為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國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向前十名攀升
中國人民大學競爭力評價與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2002年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繼續上升,正從世界排名第14位,向前攀升。
該報告是以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提供的,49個國家、地區的314個最新國際競爭力指標為依據,按照國際競爭力八大要素評價體系結構測算中國國際競爭力的。
報告表明,今年中國國際競爭力總體有所回升,已由去年的世界排名第33位提升到第31位。從要素來看:
2002年國家經濟實力競爭力繼續上升,主要表現在投資、儲蓄和適應性的競爭力有大幅度提高。但與此同時,最終消費競爭力有所下降。這一結果符合我國近兩年來由于需求不旺,儲蓄持續增加,在經濟增長壓力過大情況下,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政策導向。
2002年國際競爭力世界排名第31位,比去年上升了2位。其中匯率競爭力排名下降,但匯率政策的評分上升。國家保護的競爭力上升較大,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減弱對本國經濟、貿易保護有關。經常項目差額、證券投資、商品及服務出口與進口競爭力均有所上升。2002年金融體系的競爭力世界排名第44位,比去年下移1位。
2002年科學技術競爭力世界排名第33位,比去年上升2位。除知識產權保護外,國民在國內外獲專利數和增長率都有大幅提高。RD支出水平競爭力三年來逐漸上升,2002年排名29位。RD人員、技術管理、科學環境競爭力分別上升了3位、5位、2位,但尚未達到2000年的競爭力水平。
2002年國民素質競爭力世界排名第37位,比去年提高3位。人口特征與就業由于總量大,增長快,仍是有競爭力的要素。教育結構、生活質量、態度和價值觀的競爭力均有大幅提高,這與我國積極推進科教興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以積極開放態度面對全球化有密切關系。中美貿易和投資高速增長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復蘇跡象,雖然復蘇進程中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對中國對美出口未造成明顯影響。同時,中國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上半年中美雙邊貿易和投資都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
據中國海關統計,上半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419.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美國繼續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出口298.7億美元,增長19.3%,美國保持了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中國自美國進口121億美元,下降3.3%。
中國對美出口的大宗產品有機電產品、家具、燈具、玩具、鞋類、紡織品、金屬制品和塑料制品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機電產品、光學儀器、醫療設備、化工產品、農產品(相關,行情)、塑料制品和飛機等。
另據外經貿部統計,上半年中國新批美國對華投資項舊1457個,增長18.74%,合同外資金額43.57億美元,增長17.38%;美商實際投資24.54億美元,增長19.71%。
目前美國500家大企業中已有300多家在中國投資。截至2002年6月底,美國在華投資項目累計已達35362個,合同美資724.8億美元,美方實際投入369.24億美元。美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對華實際投資最多的國家。美國在華直接投資已遍及機械、冶金、石油、電子、通訊、化工、紡織、輕工、食品、農業、醫藥、環保、金融、保險等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
中國在美國興辦的貿易型和非貿易型公司也呈增長趨勢。截至2001年底,經批準的中國在美企業共656家,協議投資總額約9.3億美元,中方投資總額約6.9億美元,涉及的行業有工業、科技、承包、服裝、農業、餐飲、食品、旅游、金融、保險、運輸等。
今年上半年,中美兩國保持了高層往來的勢頭。2月,美國總統布什訪華。隨后,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5月份訪問美國。兩國經貿部門之間的交流也十分活躍。4月初,美國貿易代表佐力克訪華;4月下旬,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來華與中國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共同主持了中美商貿聯委會第14次會議。兩國高層頻繁的往來,為兩國發展經貿關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一些專家認為,由于人民幣與美元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因此上半年出現的美元貶值對中國對美出口實際影響不大。此外,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后,外商增加了在中國投資的信心。中國按照承諾擴大了外商投資的領域,這是吸引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商不斷增加投資的重要原因。
外經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在當前中美經貿關系積極發展的同時,美方采取的201保障措施、對華出口管制以及對華反傾銷等,對進一步發展兩國經貿關系產生了不利影響。中方已經申請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對201保障措施進行裁決,并希望美方從大局出發,為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