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青藏鐵路、西電東送、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這四大工程,在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政策中 --無論是西部大開發、還是積極財政政策以拉動社會總需求等,都具有重中之重的核心性 意義。這四大工程實施兩年來,進展如何?效果如何?這可能是政府、企業以及社會都十分 關注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5位青年經濟學家就四大主題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出了評述, 因篇幅關系本刊分四期刊出,敬請垂注。
工程概覽
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846公里已于1984年5月修通 并投入運營,這是青藏鐵路的一期工程。當時由于科技水平及經濟實力等種種原因,青藏鐵 路的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沒有繼續修建。但是,設計勘探和工程試驗一直沒有停止過 。2001年2月8日,國務院批準建設的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東起格爾木,西至拉薩,全長1118 公里,計劃總投資250億元,設計輸送能力為客車八對,單向貨流密度五百萬噸等。青藏鐵 路的巨額投資將全部由中央政府獨力承擔,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海拔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最 高點唐古拉山口為5072米,沿線經過多年連續凍土地段550公里。
多年凍土、環境保護、高原生態是青藏鐵路建設面臨的三大難題。經過多年研究,專家 們基本找到了妥善解決這些問題的較為科學的方法。
除青藏鐵路外,規劃中的進藏鐵路還有3條,即甘藏鐵路、滇藏鐵路和川藏鐵路。根據 比較和論證,青藏鐵路在鐵路長度、線路橋隧總長及密度、工期和施工條件等方面具有得天 獨厚的優勢。
例如:以1995年底物價水平為基礎,青藏線投資為139.2億元,甘藏線為638.4億元,滇 藏線為653.8億元,川藏線為767.9億元;從造價靜態指標看,青藏線為1289萬元/km,甘藏 線為3003萬元/km,滇藏線為3952萬元/km,川藏線為3985萬元/km;從總工期看,青藏線為6 年,甘藏線為32年、滇藏線為32年,川藏線為38年;從新建線路長度看,青藏線格爾木至拉 薩實際建筑長度為1118km,甘藏線為2126km,滇藏線為1594km,川藏線為1927km;從橋隧密 度看,青藏線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的2.8%;甘藏線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20.6%;滇藏線橋隧 總長占線路總長的42.97%;川藏線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42.5%。
因此從目前情況上看,青藏鐵路在進藏鐵路的系列方案比較中,具有明顯和較大的優勢 。并且其它線路尤其是川藏、滇藏線路所面臨的許多重大技術問題,均超出現行規范,盡管 它們從理論上講不是工程禁區,但在工程中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并非易事。
工程進展狀況
青藏鐵路自2001年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精心設計,精心施工,規范管理,加強質 量控制。截至目前,已完工程分項工程質量檢驗合格率為100%,優良率達92%,已完工程 質量普遍達到較高水準。
西藏和青海政府高度重視青藏鐵路的建設,并且分別成立了青藏鐵路建設協調領導小組 。
西藏承諾,在其行政區內的鐵路建設項目,免征一切地方稅和一切地方行政服務管理性 收費;建設中采用的當地沙石料等資源,免收地方所得資源費,免收水費和水資源費;低價 提供電源;對鐵路建設給予勞動力投入支持;境內的土石方工程,由區里按同類工程最低價 ,組織沿線群眾投工等。青海宣布,將對青藏鐵路建設提供8項優惠政策,包括免征砂石、 粘土資源稅等地方稅;城建稅稅率由5%改按1%執行;對建設用地采用無償劃撥方式提供, 征地、拆遷由青海統一辦理;對建設采料(石、砂、土)、用水免收地方所得礦產資源補償 費和水資源費。
兩省區政府對鐵路職工及其家屬、子女在境內落戶、就業、上學,實行當地的優惠政策 ;并無償選派一批優秀干部參與青藏鐵路建設的安全保衛、宣傳、翻譯、聯絡等工作。
并且青藏鐵路在設計走線時,生態環保也在同步規劃之中。
鐵道部會同有關專家已多次實地勘測,就青藏鐵路所經過的生態區域的環境保護、技術 攻關等問題和地方有關部門協商,制定具體措施。根據規劃,青藏鐵路須穿過三個重點生態 地區,分別是降雨量奇缺的沙漠戈壁地帶、高海拔的長年凍土地區和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帶。 專家們已針對這些生態區域,分別制定出了生態規劃。對沙漠戈壁地帶,將逐步建成大面積 的防護林帶,形成林草結合的鐵路保護帶;在凍土區的施工當中將嚴格執行設計程序,嚴禁 破壞凍土的熱平衡;鐵路將穿過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對野生動 物的影響是首要關注的問題。
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專家研究野生動物的生活規律、遷徙方向,為這些動物預留遷徙通 道;在自然保護區內,鐵路建設遵循\"能避繞就避繞\"的原則進行規劃;三江源頭的水體保 護和由于施工容易誘發的生態災害預防也在重點規劃之中。
為了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開工之初,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就頒布實施了《青藏鐵路 建設管理辦法》,明確了青藏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創優各方、各層次的責任,做到權責分明, 制度嚴明。為全面監督鐵路建設,鐵道部還專門成立了青藏鐵路工程質量監督站,推行\"企 業自控、社會監理、政府監督、用戶評價\"的質量管理新機制,在鐵路建設史上首次作為第 三方、代表政府履行質量監督職能。
2002年是青藏鐵路建設的\"攻堅年\",計劃安排投資50億元,完成路基土石方2500萬方 、特大橋13000延長米、大中小橋19000延長米、涵洞19000橫延米、隧道3600延長米、正線 鋪軌117公里、以及站線鋪軌23公里等。目前項目工程進展順利。
工程意義
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 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這條大動脈的延伸,西藏、青 海經濟將進入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良好軌道,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將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沿線 各族人民的生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專家分析,青藏鐵路舉世矚目,關鍵是因為修建這條鐵路有一舉三得之功效--經濟 路、政治路、旅游路。
1、青藏鐵路是一條經濟路
搭乘鋼鐵大動脈,高原人民急需的各種生產、生活資料,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進高原;高 原豐富的物產,也可方便的發往內地。
專家指出,橫亙在青藏高原上的青藏鐵路建設對青海、西藏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 將從根本上提升兩省區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其經濟從供給型、輸血型向市場型、造血型轉變 ,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走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前列的目標。
例如,目前我國包括臺灣省在內的34個省份中,占全國總面積八分之一的西藏是惟一沒 有通鐵路的地方。交通運輸設施的落后,已經嚴重制約了這一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1994 年以來,西藏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9%,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由于交通不便的制約 ,目前西藏仍是全國經濟發展最落后的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農牧民收入僅為全國平均 水平的一半。
2、青藏鐵路是一條政治路
全國各省區惟有西藏尚無鐵路。
自上世紀50年代起,內地對西藏的援助有目共睹。包括修建川藏、青藏公路,修建拉薩 機場,援助西藏資金、物資,選派優秀干部到西藏任職等等。
青藏鐵路的建設,對藏族人民無疑是個莫大的支援和鼓舞,對加強民族團結、鞏固邊疆 穩定都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3、青藏鐵路還是一條旅游路
神秘的青海、西藏對日益興起的旅游熱來說具有極大的魅力。雪域高原、白云雪山、飛 流峽谷、原始森林,這些純自然的風光一直令人神往。但現在旅游者進青藏沿線,汽車要數 天才能到達。乘飛機往返票價也在數千元以上,很多人消費不起。
青藏鐵路通車后,為游客提供了更加方便、安全、舒適、價廉的運輸方式,這無疑會使 赴青藏的旅游者大增。同時也為青海西藏發展旅游業奠定更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