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努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國有企業組織結構明顯優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一批優強企業。國有企業組織結構\"小而全\"、\"大而全\"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520戶國家重點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514戶,雖然企業數只占全國工業企業數的0.3%,但2001年其資產總額占全部工業的59.2%,銷售收入占41.9%,實現利稅占47.6%,實現利潤占49.4%。在煤炭、汽車等一些重點行業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分量加重。2001年,躋身世界500強的內地國有企業由1998年的5家增加到11家,體現出我國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總體實力的提高。按銷售額排序,2000年排在我國企業前10位的都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中小企業整體素質也有明顯提高。2001年,全國3.5萬戶國有及國有控股小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0.9億元,比上年增長48.7%。
在發展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方面,一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結合壟斷行業的改革,大力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二是支持大型企業集團充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籌集發展所需資金,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三是支持大型企業集團進行技術改造,培育核心競爭力。四是對具備條件的企業集團實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五是鼓勵大型企業集團開拓國際市場和跨國經營。六是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分流富余人員和分離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
在放開搞活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一是鼓勵各地采取改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放開放活國有中小企業,目前國有小型企業改制面已達86.1%。二是通過多種形式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貸款難、人才短缺、技術缺乏等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全國大部分省區市已開展了信用擔保體系的試點工作。三是加強社會化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四是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全國共建立中小企業服務機構36家,帶動各類社會服務機構200多家,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技術、人才、信息服務的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五是中小企業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繼《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實施后,今年6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中小企業促進法》,標志著我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開始走上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