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工作,積極進取
今年39歲的鮑拉·格瑞芙還在孩童時期就有著強烈的愿望,長大以后要成為一個經濟上獨立、富有的人,她那時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35歲成為百萬富婆。
出生在荷蘭的鮑拉很小便與家人一起移民到新西蘭定居。15歲時,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提前離開了學校,盡管她已通過大學的入學考試,但她更急于掙錢從而開始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奧克蘭一家百貨公司,鮑拉當了兩年辦公室文員。不久,她發現自己在電腦方面有特別的悟性,但卻被公司告知因為她年紀太輕,不適合給17歲的她提職擔任較重要的工作,于是鮑拉一氣之下辭職而去。
鮑拉的下一份工作是電話銷售,通過電話向顧客推銷建筑鋼材,這是一般人都能夠想象得到的乏味工作,可是鮑拉卻干得很起勁,也相當有成績。她不僅做銷售,而且還要求老板教她鋼材生產方面的有關知識。老板看出她是一個好學愛動腦子的女孩,也愿意給她提供許多參觀學習的機會。18歲時,鮑拉又回到學校讀書,主修的是會計課程。當這個邊學習邊鍛煉的過程結束后,鮑拉自身的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最后終于在公司里得到一份管理職位。在這個位置上,她工作了整整7年。
25歲時,鮑拉來到了澳大利亞,在墨爾本的一個酒吧里,她遇到了司艾,兩人一見鐘情,并在短短的幾個星期里,開始討論共同創辦一家電腦軟件公司。
此時的鮑拉對經營公司已相當在行,她穩扎穩打地開始了行動。她一邊在體操俱樂部擔任教練,一邊開始尋找、走訪潛在客戶。傍晚,鮑拉和司艾共度的時光,是面對像海洋一樣沒完沒了的文字工作。“我們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時光,連吃飯也是在電腦邊上草草了事,難得出門享受一次,假日是吃炸魚和薯條,再借一盤錄像帶回家欣賞。”鮑拉回憶說。“如今我們成功了,人們都以為我們的運氣在一夜之間降臨,其實我們經歷的這種生活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的。”
3年前,鮑拉與司艾在巴西設立了分支機構,得到了一個國際性大公司的長期合同,業務越做越大了。1年前,鮑拉因生了雙胞胎女兒后身體虛弱,病倒了一陣,可是她很快就回到工作中,并開始了MBA課程學習。
鮑拉的公司價值2700萬美元,去年一年的利潤就是413萬,她童年的夢想早已變成現實。可是,今天的鮑拉又有不同的想法了:“我現在認為錢并不像以前想的那么重要,那么代表一切了。它只不過是讓我不用擔憂生存而已,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證明我們努力工作的成果,是一種成功的標志。”
凱麗·蘭勃特
保持優勢,把握機遇
與鮑拉一樣,凱麗·蘭勃特也是從小便給自己定了30歲成為百萬富婆的目標。她說:“對我來說,經濟上的獨立比任何其他事都來得更重要。在我的計劃中,從來沒有打算哪一天讓一個男人來照應我的生活。”
1987年,凱麗從悉尼大學畢業,拿到經濟學學士學位,此時,她的父親多次請她到自己的公司去工作。可年輕氣傲的凱麗執意不去,原因是:“做一個老板的女兒,有什么意思?”
凱麗去了英格蘭,在一家國際性大型會計事務所工作了6個月,然后又回到悉尼在匯豐銀行的會計部工作。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獨立闖蕩,1991年,凱麗最終決定回到父親的公司,她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方向,知道該怎么行動:此時不該再浪費時間在其他地方慢慢地等待提職,而是應該把握機遇。
凱麗的父親給她5%的公司股份。凱麗說:“其實這在當時沒什么價值,因為那時全公司一年的稅前利潤只有9500美元。”吸引凱麗的當然絕對不是這個數字,她是有目標有計劃而來的。
出生在歌夫斯港的凱麗,好像與生俱來有一種拼命工作的勁頭,加盟父親的公司后,每周總是工作6天,早晨7點已經到辦公室,晚上8點后才回家。到家也并不意味著休息,草草地吃了飯后,她便又開始工作直到深夜。“我的全部精神致力于擴展公司,滿腦子都是各種各樣的方案、計劃,使得我無法停下來睡覺。”
幾年以后,凱麗的努力見效了:她為公司制定的策略,包括直接投資股市、設立信息網絡等等,使得公司在短短的時間內發展成全澳大利亞最大的獨立經濟咨詢機構,有1000多個會計師匯聚于他們的旗下。
盡管凱麗沒有達到預定的30歲就成為百萬富婆的目標,可是如今33歲的她,卻已身價500萬美元。前年,全公司的利潤只有200萬,去年達到了540萬,以這樣的速度發展的公司,才是對凱麗最大最好的回報。4年前,她已是公司的副總裁,她的眼睛總在盯著下一步。“我的父親在我們小時候常常告誡我們,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難,窮人和富人的差距越來越大,工作機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你們一定要學會時時保持自己的優勢,把握各種就業與發展的機遇。”這就是她雖然已經獲得成功仍沒有絲毫松懈,又在盯著下一個目標的原動力吧。
作為投資理財的咨詢專家,凱麗總是提醒她的顧客:“要有一部分應急資金,這是你任何時候都可以動用的資金,以保證你的生活;還要有一部分資金,是有計劃地提高你生活水平的資金,好像一個水池,你要不斷存水進去,才可能在需要時有水提出來;另外還得有一部分資金是為退休后準備的,這部分錢退休前絕不能去動用。”
悉尼奧運會期間,凱麗因其對金融投資行業的貢獻被推薦為火炬傳遞者之一。獲得了這樣的榮譽后,凱麗現在想的更多的是對社會的貢獻與回報。她舉辦了以職業婦女為對象的金融講座,將來還準備為一些較貧困的婦女舉辦有針對性的講座,她更準備為兩個剛出生的侄女寫一本書,教教孩子們怎樣管理金錢。成為百萬富婆看來并不意味著凱麗人生目標的,倒好像只是又一個新的開始。
塞瑞娜·布拉通
愛動腦筋,闖勁過人
塞瑞娜·布拉通是今日澳大利亞游船行業中最具實力的女人。她于1998年成立自己的游船公司,航行在澳大利亞南太平洋航線上。
塞瑞娜成長在悉尼著名的邦迪海灘,從小喜愛沖浪和其他體育運動。15歲那年,她贏得了全國健身操、跳水、彈跳等多項獎牌,使得她順利地得到了去夏威夷讀大學的體育獎學金。可是,有一次塞瑞娜在訓練時受傷,嚴重地損害了腳踝,她的體育運動生涯只得停止。她進了藝術學院學美術,并開始在一家廣告代理公司工作。
20歲那年,塞瑞娜在巴厘島休假,然后她又從那里去印度尼西亞、倫敦,最后是西班牙。在西班牙,她停了下來,干起了推銷員,向旅游者推銷旅游項目。
塞瑞娜是個愛動腦筋、有闖勁的姑娘,新工作開始不久,她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她向老板建議租一個會場,以舉行講座的方式,把旅游者請來,既可一次性地對許多人推薦旅游節目,又可比較詳盡地介紹其優勢,這比一個一個地向旅游者推銷效果會好得多。可是老板卻說:“我們從沒用過這種方式。”老板不試新方法,塞瑞娜就自己掏腰包,既租會場又買香檳,營造了一種極佳的講座氣氛。旅游者一組一組地來了,邊聽邊提問,邊喝香檳邊討論,當場就定了不少訂單。塞瑞娜的銷售業績一下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也掙了不少傭金。
回到悉尼后,塞瑞娜在希爾頓賓館找到了工作。后來擔任了旅游部的總管,然后是銷售總經理,一步一步地向上提升。就在這段時間里,她認識了一位賓館的客人。這位先生是紐約人,他看中了塞瑞娜的才能,請她擔任其公司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總銷售。
3年后,塞瑞娜又加入了另一家游船大公司,擔任副總裁,在這個職位上,她干了8年。然而,塞瑞娜的夢并沒有就此停止,她又開始想到要在澳大利亞經營一條四星級旅游船的航線。她注意到來旅游船上的游客,每航行到一處,便大量消費,墨西哥、阿拉斯加等都是游客們大把花錢的地方。于是塞瑞娜想到自己的家鄉:“澳大利亞比這些地方應該更有吸引力,更能讓游客們盡興,這里肯定有機會,一定有!”
可是,她的建議沒有被公司接受,他們不想到澳大利亞投資。于是,塞瑞娜開始想到自己建立一條航線,自己組建一家游輪公司。從那時開始,每個晚上,她都詳細地計劃新公司與新航線,最后在1997年正式退出所在公司。
緊接著的18個月里,塞瑞娜更加細致周密地研究、考察她的方案與計劃,包括參加了8次國際性游輪旅行,掌握這些不同游輪的特性。聽上去這工作挺舒服,可是想想經濟問題,那就不舒服了。事實上,塞瑞娜和丈夫最后連房子都抵押出去才貸到款來支撐。她曾經想過是否去找一份工作來保證必要的經濟收入,可是那樣就意味著不能全神貫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她在IT行業工作的丈夫,在這種時候不但沒有打擊她,反而一直支持她鼓勵她。1998年,塞瑞娜找到了經濟來源,一家挪威的游輪公司愿與其合作,年底公司便開始試營了。第一年開始,就達到了81%的入住率。
與鮑拉和凱麗不同的是,塞瑞娜從來沒有想過成為百萬富婆的問題。“想想看,當我在18個月沒有任何收入時,錢對我的重要可說是頭等大事。我沒有放棄我想做的事,所以我的動力一直是被我想做的事驅使的。”
塞瑞娜的公司價值8000萬美元,雖然她的合作伙伴占有一半股份,可她的身價依然不凡。
萊麗亞·羅絲
勇往直前,永不滿足
萊麗亞·羅絲的名聲在澳大利亞的勞動力市場已經相當大了,去年這個以萊麗亞·羅絲命名的公司正式掛牌上市,價值5000萬。很多人不理解,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經營者,萊麗亞怎么舍得將這10多年的心血割舍出去一大塊呢?
萊麗亞有自己的想法,雖然事業已具有相當的規模,200多個員工,在悉尼、墨爾本、里斯本甚至倫敦都有辦公室,可她仍想繼續擴大。“我總是想著要經營更大一點規模的公司,到現在為止我還總是感到沒有滿足我自己的愿望。”
然而12年前,天空可沒有這么藍、這么亮。那時,對她來說幾重打擊接踵而至。先是與第二任丈夫離異,之后不久萊麗亞發現自己懷孕了,而更氣人的是因為她的懷孕,公司本該給她的提職也取消了。
一氣之下,萊麗亞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再也不讓別人主宰命運”。挺著一個大肚子,帶著10萬元錢和兩個雇員,萊麗亞開始打天下。雖然她對勞動力市場有著相當的經驗,可是當時正處于世界性的經濟蕭條時期,1987年的全球股災的重創使得許多企業倒閉,沒有幾個人有勇氣在此時創辦公司。
公司創辦初期的日子無疑是困難的,她一邊克服著難受的妊娠反應,一邊面對鋪天蓋地的工作。在孩子即將臨盆時,萊麗亞更是說服了醫生在星期四給孩子引產,這樣她可以在星期一重新回到辦公室。
公司最初的著眼點是人員培訓,供應辦公室后備人員。可是不久萊麗亞就慧眼獨具地發現隨著電話服務的日益普及,對這方面的人才渴求會一下子猛增。這個機會抓住了,萊麗亞因此不但站住了腳,而且是大大翻身,從此后她的公司從年營業額14萬起不斷增長,直到如今的年營業額1.4億美元。
如今,47歲的萊麗亞與11歲的兒子吉姆士一起生活,作為一個單身母親,她將能給予孩子的都盡量給予,甚至連孩子爸爸應該做的她也想到了。朋友稱贊她,像她這樣既培養了一個很好的孩子,又經營著一個高速發展的公司的女人,太少見了。她自己的生活也是富足的,住豪宅(與澳洲首富凱瑞·柏克為鄰)、開靚車、穿著名貴時尚的服飾、出入豪華場所,發型設計也毫不馬虎。或許這是一個有過3次婚姻的單身女人、一個出身于英格蘭的工人家庭的孩子,認為對自己成功的付出應該有的回報吧!
當被問及會否再結第四次婚時,萊麗亞大笑,“我全部的愿望只有一個,讓公司發展得再大一些,讓自己再勇敢一些、堅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