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憲法,美國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議員都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每州選兩名,50個州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人口比例選出,大約50萬人選1名,共435名,任期兩年,屆滿全部改選。國會每兩年一屆。州長任期不一,有的2年,有的4年。由于國會選舉每兩年舉行一次,其中一次同4年一度的大選即總統選舉一起舉行,另一次在兩次總統選舉之間舉行,所以在兩次總統之間舉行的國會選舉,通常就稱為“中期選舉”。
美國的總統選舉,從1788年選舉第一屆總統華盛頓(華盛頓于1789年4月30日在紐約宣誓就職)起,每4年進行一次。
美國的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是在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兩大黨派之間進行的,而美國國內媒體和世界新聞媒體報道通常稱之為是“驢象之爭”。你知道“驢象之爭”的來歷嗎?
早在1874年,美國著名畫家湯姆斯·納斯特畫了一幅政治漫畫:一頭毛驢和一頭大象在壓翹翹板。“驢”代表民主黨派,而“象”則代表的是共和黨派。這幅漫畫的寓意則是說明,美國政府是由這兩個政黨一上一下輪流執政的。
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看了這幅漫畫后,不但不以為忤,相反還表示了欣賞和喜悅的心情。他們解釋說,毛驢性格倔犟,大象老成穩重。從此以后,“驢”和“象”就分別成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標志。每逢大選之年,兩黨的各自支持者總喜歡舉著“驢”和“象”的標志牌進行競選宣傳。一些熱心腸的人甚至還把真的驢、象拉出來游行,以壯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