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權力會帶來無上的榮耀,也許財富讓無數平民心向往之,然而這完美的外殼下,隱藏的可能是一顆破碎的心,一段不可告人的歷史,一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有國難回的意大利王室
1946年,意大利人投票通過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意大利歷史上最后一位國王翁貝托因支持二戰時期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權而被流放到國外,翁貝托于1983年去世。隨同流亡的還有翁貝托的兒子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意大利后來作出了一項憲法修正案,嚴禁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和他的所有男性子嗣返回意大利。翁貝托家族自此以后一直過著流亡生活,他們大部分時間住在葡萄牙和瑞士。
最近,已流亡海外57年的意大利王室有望回到祖國,意大利參議院首輪投票同意被放逐的翁貝托家族返回國土。
據報道,當天投票的269名參議員中,有235人投了贊成票,19人投了反對票,15人棄權。這一投票結果將改變意大利憲法中不準翁貝托家族后人入境的規定。根據意大利媒體最近所作的民意調查,77%的意大利人認為到了該解除這一禁令的時候了。
有可能繼承王位的流亡王儲、64歲的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代表王室發表聲明,聲稱對意大利參議院的這一投票結果表示歡迎。他說:“我和我的全家對參議院這一重要的首輪投票結果深表感激。”同時,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表示,王室將忠于共和制。
娶卑嫁微的挪威王室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挪威人對王儲哈康的婚禮議論紛紛,因為新娘身份特殊:她曾離異且帶著一個4歲的孩子,還曾是一個“癮君子”。
哈康的婚禮在首都奧斯陸的一個教堂里舉行,有400位各國皇親國戚、社會名流現場觀禮,其中包括本身也正遭遇結婚麻煩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來賓中還包括10名“癮君子”和妓女,他們聲稱代表“普通人”出席王室婚慶大典。新娘梅特·馬里特·霍伊比,今年29歲,曾是奧斯陸一些吸毒俱樂部的常客。4歲的孩子則是她在大學讀書時生的,孩子的父親已因販賣可卡因被定罪。
哈康在婚姻上的叛逆精神可能受其姐的影響。他的姐姐瑪莎·路易斯公主就在離婚后,與一名叫阿里·貝恩的超市小職員談起戀愛。阿里·貝恩也是一個不守規矩的人,他竟然在挪威一家電視臺主辦一個以妓女為主題的節目,而參加節目的一些妓女竟在節目進行中吸食可卡因。貝恩與公主交往的消息曝光后,他粗鄙不堪的言行倍受民眾爭議,這也使他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對象。瑪莎·路易斯公主是哈拉德國王與前王后桑佳的長女,比貝恩大1歲。她與阿里·貝恩的婚禮已于2002年5月24日在特隆赫姆舉行。
哈康的父親、國王哈拉德當年在婚姻問題上也曾倍受煎熬。他與哈康的母親、現在的王后索尼婭被迫等待了10年才被允許結婚,倒不是索尼婭有什么陋行,只是出身有些卑微:她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店主。
挪威一位部長評論道:“霍伊比和阿里·貝恩的表現讓人看到,君主制正在自掘墳墓。”這些王室成員的婚姻狀況,使得民眾對挪威維持國王體制的支持度,由原來的64%降至目前的54%;同時支持共和統治的民眾,由13%增加到23%。
與美聯姻的摩納哥王室
袖珍公國摩納哥王子阿爾貝眼看就要44歲了,卻仍是光棍一個。最近,阿爾貝王子有了意中人的消息在摩納哥不脛而走。摩納哥人高興地看到,正如45年前蘭尼埃三世親王娶了美國好萊塢明星格拉斯·凱莉那樣,一位金發碧眼的美國撐竿跳女運動員又將成為他們的王妃,她就是哈佛大學經濟系學生、現年22歲的艾麗西亞·沃利克。在各國王室中,像摩納哥王室這樣老少王儲同向一國娶妻是絕無僅有的,摩納哥和美國的愛情史又將續寫新的篇章。
蘭尼埃親王年近八旬,且多次動過心臟手術,日益感到身老體衰,他在1994年就說過,一旦阿爾貝王子做好準備他就讓位,然而七八年又過去了,這位老人還在王位上艱難地支撐。有報道說,蘭尼埃為阿爾貝王子規定的繼承條件之一就是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侶,以便使這個業已存在700多年的公國不至斷了香火。兩年前,親王更加明確地表示,王子已經具備接班的條件,只是希望早日看到兒子娶妻育子,并且說:“不論是對大公國,還是對我的家族,這都是至關重要的。”
引“蛇”入室的泰國王室
泰國一名前王妃查拉西為了和19歲的情人私奔,于1995年8月下毒謀害年邁的丈夫尤加拉王子。1997年,查拉西向警方自首,被曼谷刑事法庭判處過失殺人罪,實施6年監禁。查拉西是一名孤兒,自小由尤加拉王子的姐姐收養。14歲時成為尤加拉的情人,23歲時嫁給他,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查拉西在招供時告訴曼谷警方,她在丈夫的咖啡里下毒,意圖是在丈夫入院治療時,自己和情人烏特德、一名賣栗子的小販私奔。
尤加拉王子是泰王拉瑪五世的曾孫,他在喝下這杯有毒飲料的8天后,在醫院不治身亡,享年60歲。查拉西在謀殺親夫后離開曼谷去了泰國北部,和情人過著四處飄泊的生活。其間兩人結婚,并生下兩個小孩。兩年后,查拉西因這起謀殺案曝光而不得不向警方自首。
橫遭慘案的尼泊爾王室
2001年6月1日,尼泊爾前王儲迪彭德拉在喝醉酒后開槍殺害了包括國王比蘭德拉和王后在內的9名皇室成員。之后,迪彭德拉開槍自殺,送往醫院后因搶救無效死亡。6月4日,比蘭德拉的弟弟賈南德拉繼任王位,成為尼泊爾的新國王。
14天后,尼泊爾皇宮血案調查小組公布了調查報告。調查委員會負責人之一、尼泊爾議會議長在記者招待會上稱,迪彭德拉在自己的寢室里換上軍隊格斗服后,來到皇室成員休息的地方。當時,國王和王后以及部分皇室成員正在那里休息。他帶了一把自動步槍和一把手槍。他一進入該房間,就用自動步槍向天花板及墻上不斷掃射。隨后,他開槍打倒了站在臺球桌旁的國王,緊接著又擊中了他的母親艾什瓦爾雅王后、弟弟尼拉詹王子、妹妹施魯蒂公主、叔叔吉亞南德拉、國王比蘭德拉的妹妹莎拉達、侄子賈揚迪以及妹夫庫馬·卡德加·比克拉姆——原本團團圓圓的一家子,頃刻之間血流成河。至高無上的王室家族,有誰敢對他們不恭不敬?不料,竟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王室子孫制造了這起史無前例的王室慘案。
離家出走的摩洛哥王子
前不久,摩洛哥王室第二王位繼承人穆萊·希沙姆王子已攜家眷移居美國,王子表示這是為了逃避王室內“不健康的緊張關系”。
穆萊·希拉姆現年38歲,是摩洛哥前國王哈桑二世的侄子,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堂弟。1999年哈桑二世去世后,他的王位傳給了兒子西迪·穆罕默德,而輿論普遍認為希沙姆當時“渴望登上王位”。
希沙姆曾就讀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深受歐美政治思想的影響。他一直以來強烈主張政治改革,這引起了摩洛哥王室及政界許多人的不滿。希沙姆的麻煩開始于2001年。那年9月,在結束了巴黎的旅行后,他寫了篇文章給一家法國雜志,該雜志將其刊登在首頁。文章中說,摩洛哥國王擁有過多的權力,他呼吁社會公開討論王室的作用。希沙姆寫道:“為了讓國家平穩地向民主制度過渡,摩洛哥就必須進行消除貧困和文盲的改革,因此某些人要放棄他們手中擁有的東西。”“惟有進行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討論,才能推動社會改革的進行。”
希沙姆的一系列言論激怒了王室,摩洛哥公共事務部長聲稱,希沙姆發表這些言論是因為他想與外國共謀反對摩洛哥政府。
因此,希沙姆選擇了“離家出走”,他說,離開摩洛哥是一種“解脫”。
被剝奪王室頭銜68年的瑞典王子
瑞典前王子實瓦德·波納多特于2002年2月4日在斯德哥爾摩去世,享年94歲。
波納多特是瑞典前國王古斯塔夫六世的第二個兒子,現任國王卡爾十六·古斯塔夫的叔叔。1934年,因與一位德國普通女子結婚,他的王室頭銜與繼承地位被剝奪了。
波納多特起初接受了被逐出王室的現實。然而至2001年5月,他向歐洲法院起訴,要求恢復他的王室稱號。他說:“我出生時是一位王子,我希望死時還是一位王子。”可此案到他死時還沒有結束。
波納多特去逝后,瑞典國王卡爾十六表示,叔叔的去世給他們家庭留下了巨大悲痛,他們都會想念這位家庭中最長的成員。后來,王室按照王子地位為波納多特舉行了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