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詭道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的心理作戰機構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以心理暗示、心理干擾和心理欺騙為主要手段的巧妙行動,進行了無數次獨辟蹊徑的大膽嘗試。其中,通過各種偽造物來欺騙和擾亂對方的人心,就是一種極為隱蔽的地下心理戰行動,極具震撼力和破壞力。
假鈔:引發了雙重危機
從1943年起,盟國開始發現有一批數量驚人的英鎊正從里斯本、斯德哥爾摩和其他一些中立國家的經濟中心流向倫敦,使倫敦的貨幣突然大幅度貶值,經濟損失很大,人心也因此動蕩不安。不久,一名德國間諜在愛丁堡落網,在他的手提包里,發現了大量連專家都承認是世界上仿制得最為完美的英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些假鈔是納粹德國對盟國心理戰的一個組成部分。早在1941年,德國黨衛軍頭子希姆萊就建立了一個專門仿制盟國鈔票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由彭哈特·克呂格少校主持。并從猶太人集中營網羅了一大批專家,在柏林附近的薩克豪集中營的19號院內設立了秘密的偽鈔制造廠。偽造的英鎊出來之后,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分出等級:一等偽鈔用于對中立國購物和付給間諜費用;二等偽鈔用于供應納粹德國機構在占領區的經費;三等偽鈔用于小筆交易或應急需要。
戰爭期間,德國共偽造了900萬張鈔票,其票面價值約為1.4億英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那些以假亂真的“杰作”不斷出現在英國的黑市市場和紐約的外匯交易所,它們對歐洲各國人民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不安和混亂。
假郵票:攻心的特殊“兵器”
郵票,本來是一種通信用的資費憑據,然而在心理戰中,這小小的方寸之物,也被各國競相偽造,成為打擊敵人軍心士氣的絕妙武器。
在二戰中,納粹德國最先制造仿真郵票。他們在俘虜中物色了各種各樣的郵票鑒賞者、制造技工、仿真專家,組成了一個專門制造盟國假郵票的工廠。制造的仿真郵票在外形和色彩上和盟國的郵票極為相似,只是圖案的局部稍有改動,同時加上了各種精心構思的宣傳文字。在一張英國發行的喬治五世國王登基紀念郵票上,德國心理戰人員別出心裁地把喬治五世的頭像換成了斯大林,同時把代表猶太的大衛與蘇聯國徽一道嵌入郵票四周的圖案中,以此暗示英國正處于蘇聯的控制之下,達到了破壞英國政府威信的目的。
盟國心理戰機構在這次不同尋常的心理戰中也不甘落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通過各種途徑仿制和發行了大量德國郵票。1944年底,英國仿制了一種郵票,德國紀念慕尼黑暴動及突擊隊員殉難20周年的郵票。郵票上的德國文字“你們終于取得了勝利”原封不動,但高舉旗幟的突擊隊員頭像卻變成了當年7月20日暗殺希特勒未遂事件的領導人維茨勒將軍,紀念的日期也改成了將軍被處死的日子,使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次推翻獨裁統治的勇敢嘗試,沉重打擊了德國的軍心士氣。
假車票:戰勝了大炮
1945年初,美軍兵臨日本,準備對其實施最后的打擊,美空軍晝夜不停地轟炸日本的鐵路運輸系統,為大舉登陸開路。然而,由于日方頑強地修復被毀壞的路軌,加之隧道太多,轟炸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鐵路系統還在運作,嚴重威脅美軍對日本本土的登陸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英美盟軍駐新德里的“心理戰司令部”策劃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心理干擾行動。他們以日本使用的火車票為藍本,偽造了數百萬張東京和其他大城市到日本各地的火車票,然后用飛機把這些假車票投到日本各地。很多日本民眾撿到火車票后,在日本國內“免費”坐火車到處漫游,致使日本的鐵路運輸系統遭到嚴重干擾,日本國內也出現前所未有的人心大混亂。為美軍后來越島作戰產生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