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云 鄭益剛
當你漫步在黎明村委會大院時,凌空定格在高大門樓巨幅畫中的“團結、奮進、奉獻”六個蒼勁有力、金光閃爍的大字便躍入眼簾。此時此刻,你便會被這其中折射出的黎明精神而深深感染……
特別是近一二年來,黎明人在以陳小坤為書記的一班人帶領下,面貌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村級經濟迅速發展,社會事業明顯進步,黨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02年,該村先后榮獲區、鎮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區先進黨支部、創安評優先進單位;2000--2001年度區文明村等多項殊榮。原本不很出名的黎明村,如今一躍成為全區行政村中一顆悄然崛起的新星。
近年來,村一班人針對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各項工作要求高的特點,緊緊圍繞區、鎮積極呼應市區跨越式發展的經濟工作戰略,瞄準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在全村上下大力弘揚“團結、奮進、奉獻”、“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黎明精神。接著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們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經濟工作舉措,卓有成效地推動了全村經濟工作的快速發展。
他們在全村層層級級實行了目標管理工作責任制,并把日常工作實績與年度個人工作報酬相掛鉤,這一舉措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村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其次是確定了強抓項目和稅源經濟這一工作重點。他們成立了護稅協稅和項目工作領導班子,抽調專人負責。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全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村集體企業改制面達到100%。通過改制,多數企業出現了產銷兩旺的好勢頭。全村的閑置廠房和場地均得到合理利用,并且都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此外,他們針對轄區的區位優勢,不斷加大對三產經濟的投入,想方設法為加快發展三產經濟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從而使三產經濟成為全村繼工業經濟之后的又一支柱性產業。通過一系列重大舉措的實施,全村經濟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
2001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7710.88萬元,工業銷售7312.24萬元,實現利稅152.26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8.6%、15.5%、97%;工業技改投入近500萬元;實現三產營銷額6618.79萬元,比上年增長15.8%;三產技改投入359萬元;實現稅收210萬元。
2002年,該村在為配合省重點建設項目222省道南徐路拓寬改造工程,拆遷7家企業(廠房面積1500平方米),搬遷墓穴3150余座,耗去全村大量人、財、物力的情況下,全村經濟工作不僅沒有受影響,相反仍有多項主要經濟工作指標大幅度超過上年,其中全年完成稅收349.57萬元,比上年的210萬元增長了近70%。全村這一二年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今后全村的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為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建設步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黎明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黨建工作也是碩果累累。他們深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的道理。他們在抓好村級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黨建工作和支部一班人的自身建設。在黨建工作中,把黨員教育工作作為支部自身建設的重要環節,把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貫穿在整個黨建工作之中。村一班人始終堅持“五個工作原則”和“樹立四個工作意識”,結合“以德治村,以制度治村”活動,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興優良作風、做民眾表率、促跨越發展”等專題教育。黨員拒腐防變能力明顯增強,自身素質不斷提升。通過黨建工作的開展,村黨支部的號召力、戰斗力和凝聚力顯著增強,黨員隊伍的素質迅速提升,全村涌現出一批優秀黨員和積極要求加入黨組織的先進分子。2002年,村黨支部獲區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
村一班人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全村精神文明建設。他們以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黎明精神為主線;深入開展“三項教育”、“五愛三德”教育,以及“以德治村、以制度治村”教育的系列教育活動,結合學習教育,為更好地宣傳黎明,提高二委會工作透明度,他們從2001年開始,創辦了黎明人自己的刊物——《黎明情況》,到目前為止,已出刊24期??锏膭撧k與發行,有力地激發了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全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此外,他們在全村廣泛開展爭創文明示范村、“五好”家庭、“雙學雙比”的系列評比競賽活動,全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并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
該村多年來人口出生率、計劃生育措施落實率100%。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和初中入學均達100%。民政和雙擁工作中的國防義務費和五保供養經費按時足額到位。還經常性開展軍政、軍民共建活動,軍地關系不斷改善。全村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該項工作,在每年組織的省、市檢查中都得到了檢查組的好評。綜合治理、群防群治、創建平安鐵路線和創建安全文明村等工作,均收到區級表彰。在全市開展的創建文明、衛生和旅游城市活動中,均取得可喜的成績,2002年,該村榮獲區文明村稱號。
村一班人結合文明創建活動,采取十分有效的措施,積極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僅2002年,全村就投入近40萬元,新建了黎明新村、北三官塘、王家門沿線水泥干道1500多米,鋪設王家門、何家灣下水管道190多米,安裝路燈40多盞。新建垃圾箱(房)14座,改造旱廁為水沖式廁所4個,還為桃園、馬家山、王家門220多戶村(居)民解決了多年來未能解決的吃水難的問題。通過為民辦實事,不僅大大改善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密切了干群關系,為社會穩定作出了應有貢獻,也使村一班人在全村干部群眾中樹立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良好形象。
,
“梅花香自苦寒來”。在黎明人收獲的累累碩果中,包含著他們太多太多的艱辛與汗水。然而,“黎明”是希望與光明的象征。在此,我衷心祝愿:希望與光明將永遠陪伴著黎明人,在改革開放新的征途中,鑄就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