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敏
人到底能活多久?這個問題在我國古代就有所研究。到了20世紀90年代,因研究人的壽命,還形成了一門學科,即壽命學。研究資料顯示,人類最大壽限是120~130歲左右。
再看一看這組統計數據:在全球人口老齡化的21世紀,上了80歲的老人在整個60歲以上者中只有1/5。這就是說,有近4/5的老人連80歲都不能活到??梢?,對大部分人來說,最大壽限仿佛是一個神話。
是什么原因讓老人早逝呢?哪些因素能影響壽命呢?
透支“余熱”
按理說,老人們忙碌了幾十年,退休后就應享清福,安安心心地養老??墒强纯瓷磉呁诵莸睦先?,他們大都沒有閑下來,有的反而更忙了。特別是那些智力和體力尚充沛的老人,退休之后更是閑不住,又去謀第二份職業,希望能發揮余熱,做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者。可是殊不知,熱心發揮余熱卻成了他們折壽的原因之一。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一位姓李的知識分子,61歲,退休后就開始埋頭寫書。這是他以前未完成的心愿,他想退休后來完成。為了跟上形勢,這位老人很逞強,去學電腦,學打字,常低頭彎腰幾個小時撰寫文章。這不但使他的視力迅速下降,還使得頸椎腰椎老病復發。真是書未寫成,倒累得一身病。未到75歲,李老頭就去了。
老甘業余非常愛好園藝,退休后閑得慌,于是不求回報地去一單位修剪樹枝花草。他心想:“既然干上了,那就得露一手?!庇谑枪ぷ髡J認真真,十分用心。有一次,當他站在木梯上修剪一個較高的樹枝時,重心不穩,身子一歪,一下子從梯子上摔下來。又脆又松的老骨頭與地面來了個硬碰硬,當即就骨折了。老甘在病床上躺了近兩個月,一系列并發癥如尿路感染、吸入性肺炎等隨之而來。沒到一年,老甘就撒手而去。
65歲的老張,退休后繼續被單位聘用,負責公司的工程管理。為了工作,乘火車、上飛機,東奔西跑對他來說,乃是常事??墒钱吘谷死狭耍蠌埑8畜w力不支,仿佛身體有隨時“散架”的可能??刹皇?,后來他因一次感冒就大病了一場,躺在床上休息了十幾天,人也瘦了一大圈。
象這樣發揮余熱的老人,在我們身邊很多。他們仍舊在忙碌著,把養生置之腦后。當然,并不是說,這些行為有什么過失之處。老有所為是應該的,但老年朋友應估計自己的體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是可以的。且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過于勞累,否則不利于養生與長壽。
影響長壽的內外因素
人的壽限是生物自然發展的結果,影響人的壽限有內外兩個因素。
從內在因素講,性別不同壽命也有差異。女性比男性長壽的結論已被世界公認。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體有一種遺傳物質染色體末端的特殊結構。在男性,這種結構隨著年齡的增長,丟失速度比女性快,而這種結構恰恰與壽限有關。
遺傳基因也與壽限有關系??茖W家的研究發現,確實有“遺傳基因”、“死亡基因”之說。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影響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的諸多因素中,15%取決于遺傳因素。
從外在因素講,影響長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 一個和諧、友好、愉快的家庭群體關系,有益于健康長壽。
生活方式 戒煙酒,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加強身體鍛煉,保證膳食的營養等有利于健康。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疾病而死亡者,約占死因的50%。
家居環境 舒適、安靜、優雅的居住條件有益健康。新鮮空氣與陽光,無廢氣廢水的環境可減少疾病的發生。
心理 要多參加社會活動,如老人俱樂部,老年大學等,多交一些老年朋友,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樂觀的心態是非常有利于老人健康長壽的。
只要我們能主動對待內外因素,相信“60歲是小弟弟,70歲是多來稀,80歲不稀奇,90歲要注意,100歲是可以”這句話,是完全可以成為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