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刊2003年第2期刊出《驟然停藥釀悲劇》一文后,在讀者中間引起廣泛共鳴,許多讀者來信來電說,他們看了文章很受啟發和幫助。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的李延斌副主任醫師還特地寫來稿件,補充前文沒有提及的部分藥物。本期特刊出該文,希望讀者朋友多掌握一些用藥知識,以避免用藥不當引發不良后果。
1.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這類藥物,如心得安、吲哚洛爾、噻嗎洛爾等,可使β-受體數目增加,驟然停藥可引起心臟β-受體對內源性兒茶酚胺的敏感性升高,而出現反跳性血壓升高,嚴重時可引起室性心動過速或猝死,或使心絞痛加劇或誘發心肌梗死。所以,停藥時應該是逐漸減量,減量的過程以2周為宜。
2.抗結核藥物這類藥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由于結核桿菌具有耐藥性,在短時間難以治愈,故應遵照“早期、聯用、全程、規律”的原則。在用藥期間不能時用時停或任意改變藥物品種和劑量,否則易導致病變遷延或復發,給治療帶來困難。
3.抗凝劑這類藥如肝素、華法林等。應用一周以上驟然停藥可導致反跳,致高凝狀態或血栓形成,應逐漸減量至停藥。
4.巴氯芬巴氯芬是中樞性松弛藥,長期大劑量(每日超過40毫克)應用不可驟然停藥,否則會出現幻覺、妄想、焦慮、驚厥、情緒障礙或活動困難等戒斷癥狀,停藥時應在2周內逐漸減量至完全停藥。
為了避免停藥綜合征及停藥危險的發生,必須掌握以上藥物的正確應用和合理停藥。需停藥時要嚴格按醫囑執行,千萬不要擅自驟然停藥或減量。在停藥時也可參照下面這個方法:首次減量四分之一,維持一周;再減量四分之一,維持一周,最后才完全停藥。減量停藥是使機體擺脫對藥物的依賴,逐步自我調節,從而避免驟然停藥引起的不適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