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直
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只有不斷創新、深化改革;而只有忠誠黨的事業,改革才會成功 。這是優秀共產黨員、二等功臣、中共贛西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劉林如同志常說的一句話 。自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他時刻把黨的事業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 釋著一名共產黨員、一位企業經營者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在一次次改革的波瀾中,他每每業 績突出、能力出眾,彰顯出現代經濟人物的精神風采!
早在1994年,劉林如同志任新華煤礦一分礦礦長(贛西監獄一大隊大隊長)之時,就因其 大膽改革,一舉扭虧為盈,在經濟普遍蕭條的江西省司法行政系統內率先異軍突起而名噪一 時,聲名遠播。
2000年,以劉林如為核心的廠黨總支帶領全體員工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開展了大 刀闊斧地改革。改革的第一招,就是果斷停止水泥抵帳業務,實行現款現貨,開拓新的水泥 銷售市場。新華水泥廠由于受傳統經營思維的約束,2000年以前只重生產不重銷售,銷售貨 款回籠率不高,造成資金周轉困難,以至于用水泥充抵原材料的應付款,原材料的供應商將 抵帳來的水泥低價拋出以獲取資金,再將原材料高價賣給新華水泥廠,長此以往,形成惡性 循環,由于原材料供應商將抵帳水泥低價甩賣,嚴重沖擊了水泥銷售市場,如此一來,原料 供應商逐步控制著水泥市場,完全掌握了新華水泥廠的命運。劉林如同志敏銳地意識到,如 不改變經營策略,重新奪回并規范好銷售市場,破產倒閉將是新華水泥廠的惟一的出路。于 是他力排眾議,一刀砍斷“抵帳”這只魔圈,實行現款現貨,停止水泥抵帳業務,一舉堵住 了原料供應商高價供應原料、低價銷售水泥的源頭。另一方面,他親赴市場,考察水泥經銷 商,經過篩選,在本省的縣市區域內設立代理商38家,在浙江、福建、廣東等省設代理商12 家,對不講經營信譽的經銷商和銷售業務不佳或有不良經營行為的本廠銷售業務員一律予以 淘汰。經過幾個月的艱辛努力,新華水泥廠的水泥銷售形勢舊貌換新顏,銷售量節節攀升, 當年貨款回籠率達98%,企業經營形勢蒸蒸日上,全廠上下歡欣鼓舞。
針對1999年度新華水泥廠的混亂狀況,劉林如同志利用自己的嫻熟的管理技能,將新華 水泥廠的局面三招搞定:一、重新定崗、定額、定員,引進三產加工項目,裁減和安置富余 人員;二、發揮紀檢效能監察的職能作用,成立物價小組,實行限價、比價采購,對超計劃 、超價格或錯誤采購所造成的損失,均由采購員自己負擔,據不完全統計,僅此一舉,三年 來累計節約資金就在900萬元以上。
2001年在2000年的基礎上,新華水泥廠又上一個新臺階,實現了生產經營、監管改造、 干工收入“三豐收”,連續兩年監管改造實現“四無”,生產安全杜絕了重傷以上事故。生 產水泥150275.7噸(遠遠超過13.2萬噸設計產量),銷售水泥148116.7噸,同比分別增長 了26.23%和23.87%,產銷率達98.56%,水泥富裕強度合格率、出廠合格率均達100% ,當年貨款回籠率達99.42%。
邁入2002年,劉林如同志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企業如果不盡快做 大做強,剛浮出水面的“華茂”有可能又要強濤壓頂。在新的發展征途中,劉林如同志一手 繼續抓管理,一手抓住科技創新不放。他高瞻遠矚,與時俱進,及時提出了“三個一工程” 的奮斗目標,即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創建一個現代化文明監區;力求2002年的各 項工作在2001年的基礎上再跨上一個新的臺階;通過技術改造,為新華水泥廠謀求一個更大 的發展空間,力爭在兩到三年內達到年產水泥50萬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3年來劉林如同志率領新華水泥廠全體員工進行的 一系列改革,終于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同和上級黨委的肯定。2000年、2001年、2002年江西 新華水泥廠連續3年被江西省監獄管理局評為經濟效益先進單位,劉林如同志也因驕人的成 績,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國家公務員;2002年又榮立二等功,并被江西省司法行政系統“十 佳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事實證明,劉林如同志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又一次創造了事業輝 煌,開辟了一片自己大展才華的廣闊空間。
2003年初,因工作需要,劉林如同志提任為贛西監獄監獄長主持全面工作,角色變了, 擔子重了,責任大了,劉林如同志有了更大的施展其企管技藝的平臺,在考察了監獄下屬的 幾家企業后,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改革構想:用1~2年的時間,通過技術改造,使全監 水泥年產能力達100萬噸,組成一個以水泥生產為主導與水泥制品和多種三產加工相結合的 贛西監獄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