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葉 時國朝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腦力、體力消耗普遍增加,加之工作環境、大氣污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群中已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缺氧現象,如胸悶、氣短、頭昏、頭痛、目眩、疲倦等狀。因此,必要時得為自己補補氧。
生活中,除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肺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腦中風等病人需加強氧保健外,以下人群,適時補氧也是很有必要的。
白領階層 有研究表明,正常情況下大氣中的氧含量為20.9%。如果氧含量低于18%,人體就會因攝入氧氣不足而表現出相應的缺氧癥狀,如呼吸加深加快、肢體動作協調功能變差、有疲勞感、注意力減退、頭昏、惡心等,嚴重時人體很快會喪失意識陷入昏迷,因此缺氧的危害很大。白領階層長期處在空調的環境中,空氣中容易缺氧;再加上工作壓力不斷加重,經常熬夜加班,生活缺乏規律等,可日漸造成各器官功能失調,自身免疫能力下降。所以通過適時補氧,能夠使腦功能得到迅速恢復和提高,起到恢復腦細胞活力、消除疲勞、鎮靜安神的效果。
腦力勞動者 教師、作家、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人群,長期用腦過度,容易造成腦供氧不足。缺氧雖然不至于造成腦細胞死亡,卻會使腦細胞喪失活力,造成反應遲鈍、思維散亂等不良反應,并進一步降低工作效率。同時大腦對氧最為敏感,缺氧往往易成為心血管疾病的誘因。而及時補氧能迅速恢復腦的活力,增強人體的判斷力、記憶力等思維活動,改善生命質量,延年益壽。
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心、腦、肺、肝、腎等重要器官都逐步進入衰退期,這樣會不同程度的影響氧在人體內的運輸和吸收,導致人體缺氧,出現營養不良、功能下降等癥。如果適時補氧,可彌補由于生理功能下降引起的供氧不足,預防由于缺氧而誘發的疾病,對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大有裨益。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補氧方式呢?常見的有外補氧、內補氧二種。外補氧指除直接從氧氣瓶、氧氣袋中吸氧外,還包括各種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深呼吸、改善吸氧環境等。內補氧則是從生理上提升血液對氧的攜帶能力,提高機體器官對氧吸收利用率。大家在選擇補氧方式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應注意的是,氧氣不是補品,勿須每天都補,而且補氧時間不要過長,以免出現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