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對肉干、肉脯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重慶、貴州等10個省、直轄市55家生產企業的55種產品,合格41種,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4.5%。
抽查結果表明,大型肉制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較好,均符合國家強制性衛生標準的要求。部分小型企業產品質量較差,特別是小作坊式的企業生產條件差,工藝簡單,缺乏技術人員和檢驗手段,產品質量低劣。
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質量問題是:
一是細菌總數嚴重超標。國家標準規定,肉干、肉脯中的細菌總數應≤10000個/g,抽查的14種不合格產品中,有4種產品該項指標超標,最嚴重的細菌總數達160000個/g,超出標準的16倍。
二是大腸菌群超標。國家標準對大腸菌群等衛生指標有嚴格限定,標準規定肉干、肉脯大腸菌群≤30個/100g。抽查的14種不合格產品中有2種產品該項指標超標,最嚴重的大腸菌群230個/100g,超出國家標準的7倍多。食用這樣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
三是山梨酸、苯甲酸含量不符合標準規定。山梨酸、苯甲酸均為化學合成防腐劑,在一定的條件下對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過多食用山梨酸、苯甲酸超標的食品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國家標準規定,肉制品中山梨酸的最大使用量為0.075g/Kg,苯甲酸不得使用。抽查的14種不合格產品中,有3種產品山梨酸超標,最嚴重的山梨酸為1.86g/Kg,超過國家標準的25倍。有1 種產品苯甲酸被檢出,實測值為1.91g/Kg。
四是違規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國家標準規定,肉制品中不得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抽查中發現,有11種產品違規使用了日落黃、檸檬黃、胭脂紅等人工合成色素。